
便秘的中医防治
很多人都有过便秘的经历---憋得难受,自己跟自己较劲,拉不出来,痛苦万分!

那便秘到底是咋回事哪?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排便不畅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
便秘的常见原因
*心理因素
*胃肠道运动缓慢
*饮食组成不合理
*药物影响
一些慢性疾病的影响(如:帕金森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便秘对健康有哪些危害?
1、全身性影响
用力排便对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增加脑溢血和心梗的机会。
心理影响: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长期便秘者出现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沮丧乃至悲观厌世情绪
肠癌和便秘有一定的关系,细菌在肠道发酵或为主要的致病因素
2、局部影响:直接引发肛肠疾病(肛裂、肛乳头肥大、肛窦炎、肛周脓肿、肛瘘、痔疮出血等)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
中医认为便秘的基本病机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病位虽在大肠,但与脾、胃、肺、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需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调理。
中医如何治疗便秘?
治疗以”通”立法 (六腑以通为用)
实者:清热、顺气、润肠通便
虚者:益气、养血、温通、生津、滋阴、润肠通便
热秘
主症: 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身热面赤,口干口臭,腹胀或痛,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润肠。
方药:麻子仁丸加减(麻仁、杏仁、大黄、枳实、厚朴、白芍等)
2.气秘
主症:大便秘结,欲便不得,胁腹胀满,腹中胀痛,嗳气频作,舌淡,苔薄腻,脉弦。
治法:顺气导滞。
方药:六磨汤加减(木香、乌药、沉香、大黄、槟榔、枳实等)
3、气虚便秘
主症:虽有便意而临厕努挣乏力,面色晄白,肢倦懒言,舌淡嫩,苔白,脉弱
治法:益气润肠。
方药:黄芪汤加减(黄芪、火麻仁、白蜜、 陈皮等)
4血虚便秘
主症: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少寐,唇舌淡,苔薄白,脉细。
治法:养血润燥。
方药:润肠丸加减( 当归、生地、火麻仁、桃仁,枳壳等)
5.阴虚便秘
主症:大便干结如羊屎状,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眩晕耳鸣,口干目涩,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肠通便。
方药:增液汤加味(玄参、麦冬、生地等)
阳虚便秘(冷秘)
主症: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晄白,喜热怕冷,腰膝酸冷,舌淡或淡胖,苔白润而滑,脉沉迟。
治法:温阳通便。
方药:济川煎加味(肉苁蓉、牛膝、当归、升麻、泽泻、枳壳等)
7、其它疗法:如玄明粉外敷神阙穴、针灸大肠俞、天枢、支沟等穴位。
中医治疗优势
*标本兼顾
*灵活用药
*副作用少
*疗效确切
中医治疗便秘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有效调理人体气血阴阳、脏腑机能,从而不仅使患者排便通畅,更从根本上治疗产生便秘的病因,真正做到“标本兼顾”。在辨证治疗时,根据每位患者的主症,结合兼症,谨慎取舍,综合分析,灵活组方用药,为患者“度身定制”综合治疗方案,因此治疗更具有针对性,副作用更少,疗效更确切。
便秘的中医食疗方
1.核桃饮
材料︰核桃仁适量,白糖适量。
制法︰将核桃仁微炒后,捣烂,加入少许白糖拌匀即成。日服2次,每次服15克,热开水送服。2周1个疗程。
年老体弱,大便秘结不通,或伴有痔疮者可选用本法。因为核桃仁能滋补肝肾,又可润肠通便,一举两得。
2.红萝卜汤
材料︰红萝卜150克。
制法︰将红萝卜洗净,去皮切块,煮汤服。每日1剂。
本法适用于长期便秘、且伴有消化不良的病者。红萝卜能消食,对食积便秘较为适宜。
3.苁蓉羊肉粥
取肉苁蓉20克水煎取汁,加精羊肉、大米各60克煮为稀粥,调味服食。
可温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适用于因阳虚便秘者
4.红薯粥
材料:红薯50克,小米50克。
制法:①红薯洗净去皮,切成一寸长,五分厚的小块。小米淘 净。②小米、红薯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
每日2 次,早、晚餐服用。 可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
防治便秘六字诀
水、软、粗、排、动、揉
1 水--每天至少要喝8杯,补充体内水分。
2 软--吃熟软的食物,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及肠道排泄
3 粗--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刺激肠道蠕动,加快粪便排出
4 排--定时排便,不拖延时间。
5 动--适度运动,每天早晚慢跑、散步,促进胃肠道蠕动.
6 揉--早晚以两手相叠揉腹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揉100次.
本文是唐海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