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道感染
1.针道感染是很常见的,平均每月用外固定器的有一个针道感染。
2.针道感染绝大多数是浅表皮肤感染,经口服抗生素很容易治愈。
3.针道感染的早期表现是局部疼痛加重。
(1)这种疼痛在随后的6~12小时迅速加重。
(2)其他针道特征:如分泌物、红斑、皮肤改变等容易误导家长。除非出现疼痛,否则并不意味有感染。
4.出现针道感染早期迹象时开始口服抗生素治疗。
(1)主要的抗生素
①头孢氨苄(50~100mg/kg·d)一天4次,口服10天。
②复方新诺明(青霉素过敏的病儿)一天2次,口服10天。
(2)辅助的抗生素 (病儿用主要抗生素失败的)
①复方新诺明一天2次,口服10天。
②克林霉素10~25mg/kg·d,一天3次,口服10天。
(3)第三抗生素:①环丙沙星每次10~20mg/kg,一天2次,
不论孩子的大小,每次不超过750mg。②特定抗生素,根据有问题针道周围拭子细菌培养的敏感性选定。
5.致病菌认定
(1)绝大多数针道感染根据经验治疗。
(2)对常规口服抗生素耐药的针道感染可以进行拭子培养:①对培养结果必须用皮肤常规菌群来正确判断分析。②培养结果有助于识别不平常的菌群,如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③培养结果有利于选用特定抗生素治疗。
6.严重针道感染罕见,通常发生在深部。
(1)严重感染开始就表现为典型的针道感染的疼痛,最终为进行性红斑。
(2)全身症状:发热、嗜睡、不适和恶心。
(3)一定不能忽视,必须立即治疗。
(4)病儿住进医院静脉滴注抗生素。
(5)如果针道感染部位在24小时内对静脉滴注抗生素无反应,需要进手术室,取除针并将周围清创,刮除。
本文是潘源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