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宏涛 三甲
张宏涛 主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心脏外科

小儿无法配合核磁共振检查(MRI)该怎么办。

10163人已读

在小儿外科,很多患儿在围术期需要完善MRI即核磁共振检查,递给家长的只是一张检查单,但检查过程往往让家长忧虑。尤其是一岁以内婴儿,患儿的无法配合往往让家长在住院楼和核磁室之间往返数次才能完成检查,这样既增加了住院成本,也减慢了外科病床周转速度。

核磁共振机器庞大而幽闭,且检查时间长(平均在15-30分钟左右),噪音大,指望一个婴儿安安静静平躺这么长时间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做检查前医生护士会告知家长要提前镇静。

006BkP2Hly1flyvbbf6j3j30go0fvmxv.jpg

那么如何给予婴幼儿合适的镇静方案,如何消除家长对于额外用药的担忧呢。

(下面所谈的镇静方案仅适用于儿研所,其余医院视小儿麻醉中心的发展程度而不同。)

我所最常使用的小儿镇静方案是睡眠剥脱+水合氯醛口服/灌肠。

水合氯醛是小儿镇静常用药,每次给药75mg-100mg/kg(0.5ml-1ml/kg),给药后约30分钟起效,持续镇静时间可达120-240分钟,且患儿在清醒后不会出现不适感, 不存在后遗效应,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缺点是不好喝,患儿可能拒绝,对于这种情况,其实灌肠给药起效更快,但灌肠这个过程患儿自然更加抵触。所以家长的适当安抚极为重要。

有的家长问过我,我百度啦,水合氯醛有潜在致癌性,我们不用。对于这种,我们尊重家长选择。但实际情况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确将水合氯醛定为了2A类致癌物,但我同时告诉你,超过60℃的热饮也是2A类致癌物,难道人人都不喝热水? 况且并没有让你天天喝水合氯醛。利大于弊的情况下,水合氯醛是可以选择的。(注:2A类致癌物是指,对人很可能致癌的物质,此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至于睡眠剥夺其实也好理解,就是不让他睡觉,熬着。有的家长心疼小孩儿,依从性差,实际上是延长了患儿的痛苦过程,这种违反人睡眠节律的状态的确难受,但对于“听不懂话”的小儿,我们只能人为强制了。

u=3120511298,2895826637&fm=26&gp=0.jpg

大多数小儿经过前述两个过程的“折腾”,基本都能完成MRI检查了,但有些患儿就是“睡眠轻”,易觉醒,前述方案仍然无法奏效的话,多数医生也开始着急了。此时,得考虑其他的镇静方案了。

有文献报道,对于健康的婴幼儿和儿童,镇静时静脉使用右美托咪或丙泊酚更加安全,且两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当,可让97%~99%的儿童成功完成MRI检查。但是(注意是但是),这个操作其实属于《麻醉》了,虽然也可由普通临床医师完成,但对于高风险患儿,还是得麻醉医生来实施和监护。所以,这个的操作可行性就大打折扣了(麻醉医生忙的要死,没人有时间陪着孩子做MRI)。

但是还有一种药,咪达唑仑,可以和水合氯醛联合使用。这种药需要静脉给药(提前给患儿扎好针),每次0.05-0.1mg/kg(5岁以下),给药后起效极快(1-3分钟),但是持续时间也短(大概15-60分钟)。那么为什么我们不首选这个药或者前面说的丙泊酚呢,因为这类药有呼吸抑制,低血压的风险,虽然发生率很低,但一旦发生,家长不一定能理解,所以使用前一定要告知家属。

屏幕快照 2020-07-06 下午7.33.25.png

注射这类麻醉药,理论上为了规避风险,是需要给患儿上监护仪的,但是核磁室还不能放金属器械,特制的监护仪大部分医院可能都没有,所以,我们只能给完药以后,密切观察其呼吸循环大概5-10分钟,这期间,我们需要持续肉眼观察患者的面容、口部和胸腹部呼吸运动,待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检查。

实际操作中,我们可先予患儿口服或者灌肠水合氯醛,之后再给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这样就两者作用互补,起效快,而且镇静时间长了。

如果,如果,如果,这样还完成不了检查,那么,我们只能多次尝试了。。。

最后的最后,总结一下,给小儿镇静,能少给药就少给药,能家长安抚就尽量安抚,能不静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如果实在需要“超常规”用药,那么一定要咨询好你的主管医生,一定要是心肺、肝肾功能无严重损害的健康患儿,一定要绷紧安全这根弦!!!

张宏涛
张宏涛 主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心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