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坤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诊前须知

从咳嗽到发现肺癌晚期,他只花了半年!

发表者:乔坤 人已读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乔坤





40岁的深圳市民张先生
从今年3月份开始有点咳嗽
喉咙有痰、嗓子沙哑

他以为是感冒或咽喉炎
到耳鼻喉科检查
做喉镜的医生醒他:
“也可能是的问题!”

于是他来到深圳市三院
在胸外科做了CT
结果出来竟然是
肺癌晚期!

整个人都懵了!

回想这大半年的身体状况,张先生有些悔不当初。其实去年体检时,他有项指标“癌胚抗原”高了一点,但他觉得自己还年轻,平时又喜欢运动,所以没有引起重视。

咳嗽、声音嘶哑,且长期不愈,还有“癌胚抗原”指标升高,这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然而,张先生选择了视而不见。早点去医院查一查,也许今天就不是这样的结果!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乔坤提醒,肺癌初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大部分患者在癌细胞扩散、出現骨痛或头痛后才求医75%的肺癌患者一确诊就已经是晚期,五年存活率极低



早期肺癌易被忽视

一旦出现以下症状

必须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1.
原因不明的持续咳嗽



表现:咳嗽是肺癌的主要症状,早期多为偶发、干咳或刺激性呛咳,通常咳不出痰或仅少量白色痰液。


当肿瘤长在支气管内刺激支气管壁或阻塞空气进出时会引起咳嗽反应。此外,有习惯性咳嗽的抽烟者,当咳嗽的方式改变时,要非常的小心。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乔坤提醒:如果持续三周以上的不明原因咳嗽,最好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万一是肺癌,恐怕错失治疗良机。



2.
咳血、咳出带血的痰



表现:由于肿瘤的血管脆弱或癌细胞侵犯血管而引起咯血;血块小,量不多,血色呈鲜红或暗红,常反出现。


当肿瘤侵入支气管黏膜的血管时,病人会发生咳血情形。一般来说,咳嗽不太会有咳出血的问题,所以一旦有咳血的症状,一定要就医



3.
胸部闷痛



表现:胸部出现闷痛及压迫感且反覆发作,早期痛点不固定较能忍受,待严重时,胸痛位置固定,且转为持续性,刺痛加剧。


早期肺癌患者基本不会出现胸痛。


如果肿瘤侵袭到肋膜及胸壁时,可能会造成胸痛;如果肿瘤长在腋下,压迫到臂神经丛时,可能会引起肩痛、背痛,或手臂莫名其妙的麻木无力;如果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可能引起面部浮肿或颈部静脉肿大。



另外,一般的咳嗽、感冒并不会引起胸口不适,所以如果呼吸时胸痛,就是一个明显的警告。



4.
呼吸困难



表现:因肿瘤造成能呼吸的肺体积萎缩而减少肺活量,或是出现胸腔积水时,会产生胸闷、呼吸困难的情形。


肺癌的中晚期,由于呼吸道受阻将导致呼吸困难,有些在早期也会出现类似气喘的喘呜声。若有新发生的哮喘(呼吸有哮鸣声),必须特别注意是否有呼吸道阻塞。



5.
不明原因发烧

出现感染性的发烧,易反复发作,体温不高,一般约38℃,但和感冒发烧的感觉有极大不同。



6.
反覆性肺炎或支气管炎

当支气管被肿瘤阻塞时,肿瘤后方的肺叶会萎缩,同时痰液因支气管阻塞而无法顺利的排出时,可能会导致阻塞性肺炎,引起反复发热、咳嗽,影像上类似大片肺部感染,容易被误诊。抗感染疗效不好的肺炎要警惕肺癌可能。



7.
声音沙哑、吞咽困难

肺癌因癌细胞侵犯或压迫喉返神经,可引起声音嘶哑,有时可能完全失声,但感觉与感冒、咽喉炎等发生的声音嘶哑不同。如果肿瘤压迫或侵犯食道时,还可能会有吞咽困难的情形发生。



此外,肺癌也会引起全身症状,如体重减轻、食欲不振、不明原因的疲累等,若有肺外转移则会有骨头痛、关节痛、头痛、单侧肢体无力



以上列举了肺癌的N个症状

细心的读者

可能已经发现了——


大部分早期肺癌没有明显的或特异性症状。实际上,仅有少数肺癌患者因肿瘤刺激支气管黏膜,早期可能出现刺激性呛咳等症状。


肺癌之所以能够长年高居中国人癌症发病率之首,关键问题就是:肺癌太难发现了


多数肺癌患者都是病情到了中晚期,才会出现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很多时候,都是在癌细胞扩散后,比如当癌细胞扩散至骨骼或脑部,患者出现骨痛或头痛求诊才发现。


那应该如何识别早期肺癌呢?乔坤表示:


目前最有效的肺癌早期筛查方法

就是低剂量螺旋CT筛查』


经常有每年做体检,一发现肺癌就是中晚期的例子。这是因为体检常见的X线正位胸片,由于分辨率和胸腔内各器官组织重叠的关系,很难发现直径小于1cm的早期肺癌,容易发生漏诊


而低剂量螺旋CT具有这些优势:辐射量小,几百次才相当于普通CT一次的辐射量;费用低,准确度高;甚至能发现直径0.3cm至0.5cm的肺部结节


当然,以后会有更多新技术可用于肺癌早期筛查。比如,未来有可能使用“液体活检筛查”也就是用痰液,唾液或者血液来进行突变基因检测,同时结合其它指标,来判断一个人患肺癌的风险。


它有着传统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操作更方便、更安全,也有更多人可以进行筛查。但这还在研究阶段,目前推荐还太早。以后这些技术会越来越成熟,应用会越来越广,将有更多患者受益,可以精准用药,活得更好、更久。

医生提醒!
1
年龄在35岁以上,尽早做人生第一次胸部低剂量薄层CT,为自己的肺留一张底片!
2
下列危险因素有一项以上,建议每年做一次CT,连续5年,没有问题可以3~5年复查一次低剂量薄层CT。

(1)吸烟指数≥20。吸烟指数=每天吸烟包数x吸烟年数。比如每天吸两包烟,超过10年,或者每天一包烟,超过20年,那么吸烟指数都大于20。戒烟时间不足15年的人,也要计算吸烟指数。


(2)经常吸二手烟的人;


(3)职业上接触各种致癌因素,比如石棉、铍、铀、氡等;


(4)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5)有肺炎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等肺部疾病病史。

3
第一次体检发现的肺部结节绝大部分为良性结节,不要恐慌,建议到肺结节专科门诊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
4
第一次体检没有发现肺结节的,也没有上述高危因素的,可以3~5年做一次低剂量薄层CT。


-End -





学术支持: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 乔坤

编辑:肺常棒 王帆



本文是乔坤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