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雄
主治医师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血管外科
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应该警惕是否患有肾动脉狭窄
1399人已读
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应该警惕是否患有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狭窄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及纤维肌性发育不全引起,在亚洲地区,还可由大动脉炎导致本病。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病因,约占肾动脉狭窄患者的80%,主要见于老年人,而后两种病因则主要见于青年人,女性居多。
肾动脉狭窄常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这是由于肾缺血刺激肾素分泌,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化,外周血管收缩,水钠潴留而形成,会引起不明原因的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及大动脉炎所致肾动脉狭窄还能引起缺血性肾脏病,患侧肾脏缺血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如图中箭头所示,患者的肾动脉起始部位重度狭窄,狭窄程度约为95%,仅靠纤细的血管向肾供应血液,导致肾脏供血不足,功能减退,难控制性高血压。
目前肾动脉狭窄一般可以通过微创方式解决,于肾动脉狭窄处置入肾动脉支架,血管扩张后,肾脏恢复大部分血流,对于改善肾功能及控制高血压有较大的帮助。
如图中箭头所示,患者右侧的肾动脉起始部位重度狭窄,狭窄程度约为95%,仅靠纤细的血管向肾供应血液,导致肾脏灌注不足,难控制性高血压。术中置入肾动脉支架(国产),肾脏动脉恢复正常血管直径,肾功能会得到一定改善,术后一般1-3个月血压控制情况改善。
如果您有上述方面疑问,可扫描下方二维码与医生进行沟通。
本文是张雄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