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进行年轻乳腺癌患者卵巢功能保护?
我国的乳腺癌发病率曲线呈现双峰模式,在50岁及70岁都显示出发病的高峰,中位发病年龄在45-55岁,这提示我国绝经前的乳腺癌患者占总体乳腺癌患者的一半以上,对于这一部分患者而言,通过卵巢功能抑制来进一步降低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从而改善生存显得尤为重要,今天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卵巢功能抑制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NO.1乳腺癌患者为什么需要卵巢功能抑制?
对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而言,体内的雌激素是癌细胞的“养料”,可以促进肿瘤的发展,而对于绝经前的女性患者,卵巢是雌激素生产的“大工厂”,卵巢功能抑制就是抑制卵巢产生雌激素,从而达到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目的。
此外,卵巢功能抑制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卵巢免受化疗伤害的作用。卵巢抑制剂可以使得卵巢“休眠”,从而减弱化疗对于月经周期和卵巢功能的影响,增加年轻患者化疗后月经和卵巢功能的恢复率,这给年轻患者卵巢功能保护、治疗后成功妊娠等带来了希望。
NO.2什么样的人群需要卵巢功能抑制?

01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对于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卵巢功能抑制联合TAM或AI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复发风险,越来越多的医师在辅助治疗阶段会推荐绝经前患者采用联合卵巢功能抑制的方案,特别是对于中高复发风险患者。
SOFT研究发现,相对于单药TAM,卵巢功能抑制联合AI使乳腺癌复发风险降低了36%,其5年无乳腺癌生存率超过90%,特别在接受过化疗的患者中,其5年无乳腺癌生存绝对获益率为7.7%,无远处转移绝对获益为4.2%,这些生存获益在小于35岁的年轻患者中更为显著。
02转移性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
对于绝经前晚期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卵巢功能抑制或切除联合内分泌治疗是首选。有证据表明,一线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疗效相似,但内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较轻,使用方便,费用也相对较低。Intergroup Study研究证实,戈舍瑞林单药去势与手术去势疗效相似,且避免了手术,作用可逆,并且有可能保留生育能力。
03年轻乳腺癌患者
我国女性晚婚晚育的比例较高,许多年轻患者在未生育前罹患乳腺癌。对这部分患者进行卵巢功能的保护,让她们在接受乳腺癌治疗的同时,尽可能保留生育功能是非常必要的。化疗会对卵巢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影响月经周期甚至导致卵巢功能早期衰竭。
因此,采用卵巢功能抑制剂对卵巢功能保护尤为重要。PROMISE试验发现,在辅助CMF化疗基础上联合GnRHa比单纯CMF治疗可使年轻患者闭经的发生率显著降低17%,并增加患者治疗后月经的恢复率。
NO.3卵巢功能抑制剂的使用周期是多久?
卵巢功能抑制剂推荐用于中高危复发风险的绝经前患者,有以下情况的患者需要重点考虑使用卵巢功能抑制:年龄≤35岁,辅助化疗后仍恢复绝经前激素水平,组织学分级为3级,≥4个淋巴结转移,多基因检测显示不良预后。
目前推荐的治疗时间是5年,使用期间,需要每28天注射一次“肚皮针”,长期按时用药才可以保证疗效,不建议患者中途随意停药或延迟用药,延迟一周以上可能对疗效产生影响。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