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问我答话肠癌:恶病质是什么?
多数肿瘤患者的病情进展过程中,往往表现为进行性的食欲下降、体重丢失、营养状况恶化,直至最后患者死亡,这就是肿瘤恶病质。
恶病质常伴发于慢性疾病,包括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衰、肝功能不全、艾滋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中,恶性肿瘤的恶病质发病率较高,研究显示进展期肿瘤患者约60%~80%出现恶病质,约20%的恶性肿瘤患者直接死于恶病质。
恶病质在肿瘤生长的早期阶段即可出现,恶病质并不一定是骨瘦如柴、病入膏肓,及时发现、愈早干预,治疗效果愈好。患者处于恶病质状态下接受各种抗肿瘤治疗,不能发挥抗肿瘤治疗作用,却增加并发症及毒副作用。
恶病质常常是恶性肿瘤晚期病人的一种表现,多表现为极度消瘦、眼窝深陷、皮肤干燥松弛、肋骨外露、舟状腹等,也就是人们形容的 “皮包骨头”的状态。
造成恶病质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由于肿瘤过度过快生长,尤其是全身多脏器转移后,消耗了大量的热量和蛋白质。特别在有出血、发热和继发感染时,这种消耗会成倍增加;
另一方面,肿瘤晚期患者不能摄取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物质,甚至完全不能进食,造成机体所需热量的严重不足,就会加重消耗的程度和速度。
恶病质分为恶病质前期、恶病质期和难治性恶病质期3期。具体分期标准如下:
(1)体重下降<5%,伴有厌食症、代谢改变者为进入恶病质前期。
(2)6个月内体重下降>5%或BMI<20kg/m2者出现体重下降>2%,或四肢骨骼肌指数与少肌症相符 (男性<7.26kg/m2,女性<5.45kg/m2)者出现体重下降>2%,为开始进入恶病质期。
(3)晚期癌症患者出现分解代谢活跃,对抗癌治疗无反应,WHO体能状态评分低 (3或4分),生存期不足3个月者为已进入难治性恶病质期。
①孕激素类药物:最早用于治疗恶液质药物,为目前恶液质一线用药,主要使用甲地孕酮和甲羟孕酮。
②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包括地塞米松、泼尼松龙和甲泼尼龙可对厌食等症状产生短暂的作用,未见影响体重。
③抗致炎细胞因子:己酮可可碱、沙利度胺。
④ω3脂肪酸、褪黑激素、β受体激动剂等。
食物摄入量的改变是营养治疗及抗肿瘤治疗效果的展现及评价指标之一,营养干预有效可以减少厌食、增加食欲,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综上,尚无逆转肿瘤恶病质特效药,最好方法是减少肿瘤负荷。食欲刺激剂、代谢调节剂、营养支持治疗方法暂时维持脂肪储备,不能有效保持机体瘦组织群含量。短期体重增加只是水潴留所致,无法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在肿瘤持续存在状况下阻断癌性恶病质进展难度较大。
本文是顾艳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