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子琪 三甲
刘子琪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皮肤科

靶向药皮肤不良反应的处理和治疗(一):EGFR抑制剂的痤疮样发疹

8589人已读

随着肿瘤靶向治疗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因靶向药皮肤不良反应至皮肤科就诊。其中,尤以EGFR抑制剂诱发的痤疮样发疹最为常见,患者在服用吉非替尼(易瑞沙)、厄洛替尼(特罗凯)、埃克替尼(凯美纳)、奥希替尼(泰瑞沙)、西妥昔单抗(爱必妥)后,往往在数周内出现面部、头皮、前胸后背的红色皮疹,可伴有严重的瘙痒,影响生活质量。本文就这类皮疹的基本处理、预防和应对做一介绍,希望对各位病友有所帮助。

  1. 痤疮样发疹是怎么样的?出现后该停药吗?

痤疮样发疹往往在服药后1-2周内出现,以头颈部、躯干、双上臂为主,主要表现为多发密集的瘙痒性、毛囊炎样皮疹,如下图所示。

图片 1.jpg

(图源Annals of Oncology,Volume 16, Issue 9,2005,Pages 1425-1433)

当您出现此类皮疹时,不必惊慌,这类皮疹在使用EGFR抑制剂的患者中十分常见,发生率约75%。并且,既往研究显示,出现此类皮疹反映机体对此类药物比较敏感,统计显示出现皮疹的患者和不出现皮疹的患者相比,疗效更好、肿瘤的缓解率更高、生存期更长。

因此,在大部分情况下,可继续用药,不必过度担忧,可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外用和口服的药物控制皮疹,减少皮疹对生活的影响,同时继续肿瘤的治疗。

2. 痤疮样发疹的分级处理

建议在出现皮疹后,至皮肤科就诊,由医生评判严重程度后,结合患者的肝肾功能等一般情况,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案。

轻者可仅外用抗生素类药物(如我院克林霉素凝胶、复方多粘菌素软膏)等。

如对生活质量影响很大、症状明显、皮疹范围很大,可在肝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联用口服四环素类药物,如米诺环素或多西环素(此类药物需面诊后开具,切勿随意自行用药)一般外用+口服后,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和皮疹可得到较明显的改善。

一般而言,痤疮样发疹主要在用药后的第一个月中程度较重,之后可逐渐缓解,因此一般需服药4-6周。吃药后2周可复查肝肾功能,确保无殊后继续服药。

3. 出现了痤疮样发疹,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么?

服用EGFR抑制剂类药物后,需要严格注意防晒。日晒是诱发和加重皮疹的重要诱因,出门尽量打遮阳伞,穿戴遮阳衣帽,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下午4点之间长时的户外活动。

患者可以正常的进行面部的清洁和保湿,皮疹虽然看上去有黄脓头,但实际是无菌性炎症,不需要反复用酒精或碘酒擦洗。建议早晨用冷水洗脸,晚上用温水+温和氨基酸类洗面奶洗脸。清洁后再局部涂抹医生开具的药膏。

另外,EGFR抑制剂的长期不良反应还有皮肤干燥,建议患者养成沐浴后涂抹身体乳的习惯,可大大缓解用药后的皮肤干燥,预防后期顽固性干燥症皮肤瘙痒、皲裂等等)的发生。其他不良反应包括甲沟炎(指/趾甲周的红肿压痛)、眼部不适(眼部充血、干痒不适)等,建议出现后及时在皮肤科和眼科就诊。


刘子琪
刘子琪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