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子琪 三甲
刘子琪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皮肤科

靶向药皮肤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引发的手足痛性红斑

3917人已读

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近年来应用广泛的抗肿瘤药物,常见包括索拉非尼舒尼替尼等。其中70-80%的患者可能在用药后出现皮肤反应,其中,又以手足疼痛性红斑为主,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初可表现为红斑,之后可演变为水疱及疼痛性角化斑块(如下图)。目前研究显示,此类不良反应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有效的护理进行预防,因此就这类不良反应的治疗和护理进行介绍,希望对使用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及其他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患者有所帮助。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刘子琪

屏幕快照 2020-08-31 下午7.43.02.png


  1. 手足痛性红斑的预防

在开始抗肿瘤治疗前,检查在足底是否有鸡眼,手掌是否有慢性湿疹引起的角化(表现为手掌瘙痒性干燥硬皮),如有,建议积极治疗。目前华山医院附属静安区中心医院可进行水杨酸封包治疗鸡眼,供患者选择。

手足皮疹一般在服药后2-4周出现,因此,建议在开始服药后,就开始预防性的治疗:每日两次,用尿素软膏或水杨酸软膏(如可选择我院尿素脂及硫水杨酸软膏)外涂手掌和足底,手法尽量轻柔。既往研究显示,这一便宜简单的方法可有效预防或缓解手足不良反应的出现。皮疹多发于承重部位,因此对于体重较大者,出现手足红斑风险高,尤其建议尽早预防性治疗。

此外,需注意下述事项

  • 尽量穿着宽松的鞋袜,佩戴手套

  • 避免在用药前4周内进行剧烈运动和长途行走

  • 避免手足的外伤及摩擦

  • 洗澡、做家务时需避免水温过高。


2. 手足痛性红斑的治疗

如外用药物治疗后仍然出现手足皮疹,疼痛明显,影响走路,可选择普瑞巴林或非甾体类药物止痛(面诊后开具,勿自行服药)。


刘子琪
刘子琪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