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脾气不正是病
我们常常用沾火就着来形容脾气大的人,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有的人发脾气时,旁人察觉不道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种现象就是易激惹。易激惹就是指外界微不足道的事情或内心的某种感受诱发出现情绪冲动的表现。为什么要对易激惹那么重视来关注它呢?因为有专家认为易激惹可能是一种独立的心境障碍,而不仅仅是其他疾病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的症状之一,但又对很多疾病和行为如抑郁、双相、ADHD及自杀有预测和诊断作用,在大怒时还可诱发其他躯体疾病,如脑血管疾病。这么重要的症状常常被人忽视。
易激惹这种现象在正常人疲劳状态或压抑状态下也会出现,但在精神障碍更易出现,作为一种精神症状易激惹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发作性,易激惹属于情绪冲动,难以预料时间和诱发原因。隔一段时间突然发作一次。
二行为冲动,常常出现攻击行为,包括言语攻击和肢体攻击,言语攻击是吵架骂街,肢体攻击又常见两种形式,打人和毁物,打人一般打自己的家里人,或自己打得过的人。毁物,有的毁贵重物品是为了让家里人心疼。有的是摔东西,用声音吓唬家里人。
三迁怒。病人在外受到挫折后,不敢或不能对外表达愤怒,回家打父母家人来发泄情绪。
四后悔,有的患者发脾气打骂他人后也会后悔,向家人或受害者道歉,但仍会有下次,改正不了。
这个易激惹症状可见于多种精神障碍,每种易激惹特点也不尽相同。常见的有:
1、慢性器质性疾病状态。长在身体不适,如疼痛、睡眠不足、饥饿、想法、习惯和行为没有得到解决或顺从时爆发。如下雨天患者想出去遛弯,家属不同意,患者就大怒不已。家属即使摸透了患者的脾气也有时不知怎么回事就冒犯到了。这种情况的患者,对于比较重大的事件却无动于衷,面子和尊严也毫不在乎。
2、精神分裂症。患者听到的,想到的或内心体验到的都可以激惹患者,部分能从患者的自语中察觉到,但大部分是旁人察觉不到难以理解的被激惹。激惹情绪常伴有冲动行为,打人毁物,甚至更严重。突然出现,突然消失,事后否认,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3、躁狂状态的易激惹。即使上一秒钟还处于愉快心情中下一秒就可能发起火来,引发易激惹的事情大多都是由于认为自己的要求没有被满足,或是自由受到干涉。特点是持续时间比较长,骂不绝口,常常动武。事后承认打骂了他人,但认为自己的行为有理,别人被打骂是活该。
4、神经症性易激惹。典型表现形式是反复上演的三部曲,极力控制-发怒-后悔。一般发生在家里。
5、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不仅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成人也会罹患,此种易激惹会伴有行为的冲动,注意力不集中,遇到挫折情绪急骤上升,回落时又可能变得情绪低落,往往被误认为是抑郁状态或是双相情感障碍。
6、人格障碍。事无大小侧重,经常发怒,并做出对他人和自己都不利的冲动行为,甚至暴力行为,事后不负责任的认错或诡辩、抵赖,屡教不改,一向如此,则要考虑是否是人格障碍了。
治疗可以考虑采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和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等,考虑到用药安全有效,不要自行服药治疗,要到精神科医生那里就诊治疗。
杜宏伟医生原创
本文是杜宏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