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婴幼儿“骨头”那些事
最近正好在整理一些关于婴幼儿骨科的相关资料,有感而发,所以和家长朋友们来谈一谈关于婴幼儿“骨头”那些事。
1.关于“囟门”的那些事
我们的颅骨共有6块骨骼组成,宝宝出生后由于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骨与骨之间存在缝隙,并在头顶部和枕后部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分别称之为前囟门和后囟门,如图所示:

后囟门较小,而且一般在3个月内闭合,所以往往不引起注意。而前囟门比较大,一般在12—18个月才闭合,所以它可以说是反映大脑发育情况的窗口,如果在6个月之前闭合,说明孩子可能小头畸形或脑发育不全。在18个月后仍未闭合就有些晚了,这样的孩子可能有脑积水、佝偻病和呆小病。所以一旦发现囟门关闭异常,应及早带孩子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不过有些孩子虽然囟门关闭的较早,但是头围还在不断增长,碰到这种情况先不必着急,可以观察一下再说。
正常的前囟门是平坦的,当婴儿呕吐频繁、多次腹泻致大量水份丢失或者长期营养不良者可致前囟凹陷。囟门隆起表示颅内压增高,可能患上了脑膜炎、脑炎或者维生素A中毒等疾病。所以当婴儿发烧或吐泻时,要多注意前囟门的改变,凹陷或膨隆都应立即去医院就医。
2.关于“骨龄”的那些事
家长朋友们经常会关心孩子的“骨龄”,看看还能不能继续长高。现在我们已能通过多种方法来较准确地评估儿童的骨龄。这里主要和大家介绍一下最简单的两个方法。第一是“数腕部的骨化中心”,如下图所示:

蓝色圆圈内大小不一的骨块的代表骨化中心,具体口诀是:出生时无骨化中心,3个月开始出现第1个,以后数量是年龄+1,到10岁最后一个尺骨远端骨化中心(红色的那个)出齐共10个。这个方法可以简单快速的判断婴幼儿的骨龄。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看“骨骺线”。骨骺线也称骨骺板,其本身是一层软骨。它不同于一般的终身不骨化的软骨(比如耳朵,鼻子上的软骨),而是随着生长逐渐骨化的软骨。如图所示:

箭头所指的就是我们大腿股骨的骨骺线,骨骺线越明显,婴幼儿的生长空间就越大。正常情况下青春期过后随着生长高峰的过去,我们的骨骺线也会慢慢消失直至完全闭合。通俗地讲,还能不能长高?还能长多高?就主要靠这个来判断了。如果发现孩子骨骺线过早闭合,需要及时就医查明原因,以免遗憾终身。
3.关于“生长痛”那些事
“生长痛”是婴幼儿生长发育时期特有的一种生理现象,多见于3-12岁生长发育正常的儿童。生长痛多由于孩子活动量相对较大,长骨生长较快,与局部肌肉筋腱的生长发育不协调所导致的。

如何判断是否“生长痛”主要依赖以下几点:
生长痛多发生在膝关节周围,其次为大腿或小腿。
生长痛多发生在晚间入睡前后,睡后次日疼痛感明显缓解或消失。
往往白天有过度运动或疲劳史。
无外伤史、局部无红肿及压痛。
“生长痛”如何缓解呢?可以通过转移儿童注意力、局部热敷和按摩、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等来缓解症状,但还要注意及时补充营养,让生长过快的“骨骼”充分吸收养分。
这些就是我和大家谈的关于婴幼儿“骨头”那些事,希望每个宝宝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作者:上海第七人民医院创伤及关节骨科
居宇峰


本文是居宇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