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跑步,不要“跑步膝”
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慢跑似乎是一种不错的减压方式,不仅可以舒缓紧张情绪,还可以锻炼减肥塑身,逐渐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欢,你会发现无论是健身房里的跑步机,还是马路跑道,甚至是有组织的马拉松活动,都备受追捧。
然而很多人在尝试跑步一段时间后,开始发现自己的膝关节似乎成为身体的负担,酸胀往往是最常见的结果,红肿热痛,更严重的半月板和韧带损伤、甚至髌骨严重磨损。这些损伤的特征是多为膝关节外侧面感到疼痛,屈膝或者下楼梯时疼痛加重,那么你可能得了“髂胫束症候群”。“髂胫束症候群”又叫“跑步膝”,是慢跑选手常见的运动损伤。
任何材料在长期受力的情况下都会磨损。铝合金、螺纹钢、混凝土、包括组成膝盖的骨骼、半月板、韧带和肌肉也不能例外。跑步过程中磨损和冲击力超过骨骼肌肉的能力,或是增加的强度超过骨骼肌肉的成长速度,那么就会受伤。
已经痛了,还能动么?
在膝关节已经受伤的情况下,首先要注意保护,不合理的运动会导致膝盖的二次损伤。美国骨科运动医学学会(AOSSM)推荐“RICE”准则:

Rest(休息):既当发生急性运动损伤后,即刻停止活动充分休息,对损伤处做好保护,为进一步治疗做好准备。
Ice(冰敷):原理在于低温在降低疼痛反应的同时会引起损伤处毛细血管收缩,进而减少组织液的渗出,也进一步减小了炎症反应刺激。冰敷一般在急性损伤后48~72小时内,用毛巾包裹冰块,放在受伤部位间断进行冷敷,每隔2-3小时冰敷20-30分钟。
Compression(加压包扎):是指损伤发生后对损伤处组织给于一定压力(打绷带),这样可以起到加压止血的作用,既减少了损伤血管的出血量,最终也是减小损伤处的炎症反应。
Elevation(抬高患肢):既将损伤处抬高放于高于心脏水平面的位置,这样可促进损伤处的微循环,对缓解肿胀加速组织修复也是极好的。
那,还能动么?
答案是:能动,并且是必要的,但不能跑。损伤后,运动不足容易造成膝关节僵硬。若允许的话可以进行简单的前后运动,促进膝关节血液循环,运动烈度以关节不感到疼痛为合适。暂时的不跑是为了长期跑下去。待本次疼痛消失后,您需要重新评估运动量、肌肉条件、足弓情况后,准备充分,再次开跑!
怎么跑步才能不伤膝关节呢?
其实避免跑步损伤膝盖的办法就是减少磨损和冲击力,提高骨骼,肌肉的强度。

1、控制跑量
关于跑量的递增量由于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极大,而且跑量基数也不同,单纯用百分比来控制并不非常合理。因此每次跑步时的感受非常重要,这种感觉就是肌肉和身体的疲倦程度。肌肉越疲倦,半月板承受的冲击力越大,当超出了其的缓冲范围就会伤害到股骨头。而半月板和股骨头的很多损伤是不可修复的。 对于新手跑者来说,关注身体,跑到觉得落地变重,或是膝部感觉有压力时马上停下来。
2、减少速度训练
同等跑量的情况下,更高的速度意味着更大的冲击力,对膝盖伤害的可能更大。同时更高的速度,跑姿就会变形,为了拉大步伐,提高速度。不自觉的腿部在落地时没有任何弯曲,丧失了通过关节弯曲时的肌肉缓冲能力,而将冲击力直接传给了膝盖。
3、调整跑步姿势
协调的跑姿可以明显缓解地面对膝关节的冲击。首先落地的时候控制脚踝的位置尽可能在膝盖的正下方,或是略偏后一点。膝盖处的弯曲将起到极好的缓冲作用。其次是脚部落地点尽可能控制在前脚掌,尤其是重心最好落在正对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的前脚掌位置。这个重力位置为腿部合理排列的受力点。还有就是控制身体的稳定,不要左右摇晃。因为左右摇晃会让重心位置在侧向不断改变,给膝盖侧向冲击力。

当然还有很多措施可以帮助我们预防膝关节损伤,比如:减轻体重,体重减少,您可以跑得更轻盈。运动前后做至少5分钟热身运动。穿一双合适的跑鞋,及时检查跑鞋,如果磨损严重,及时更换新鞋。

“听从自己的身体”,这句看似有些飘渺的话恰恰是保护膝盖的重要原则。对自己的身体越了解,越能控制自己的身体,越远离膝盖损伤。让我们快乐的跑起来,远离“跑步膝”!
作者:上海第七人民医院 李琦
上海第七人民医院 居宇峰


本文是居宇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