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垂体救助基金签约仪式发言
尊敬的陈院长、张秘书长、卞主任、哲褒教授
感谢邀请,很荣幸参加此次中国脑垂体救助基金签约仪式,作为签约单位代表发言,此次签约仪式无论从患者的角度,神经外科医生的角度还是垂体医学发展的角度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随着医学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医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生特别是神经外科医生逐渐被令人望而生畏的高科技设备包围,高信息流量也使医患交流逐渐减少,为打破这种壁垒,医疗已经不局限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多的非医疗人员来到患者病床边,这包括社会学家、伦理学家、律师、慈善家等,医生在进行临床诊疗时必须学会倾听这些陌生人的声音,与这些人紧密合作。
在历史上,非医疗人员往往为医学进步做出不低于医生的贡献,今天此次仪式让我想起了化疗之父法伯教授,正是他开启了对抗恶性肿瘤的全民战争,但如果没有玛丽·拉斯克的帮助,这场战争很难取得成果。玛丽·拉斯克是社会活动家、慈善家,正是她的政治游说和经济支持,使人类对抗恶性肿瘤的战争得以开展,她的贡献等同于法伯甚至超越法伯,现在的拉斯克奖已经成为诺贝尔医学奖的风向标。
诚然,我们今天的工作不能与抗癌前辈的努力相比,但意义上具有相似性,这说明我们神经外科也在发生变化,我们神经外科的医疗也在变革,我们也学会了倾听其他人的声音,重要的是我们神经外科同道学会了团结非医疗人士共同对抗疾病。感谢宁光院士及国内外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我们对垂体及相关疾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感谢张亚卓教授及国内外广大临床工作者的辛苦付出,我们对垂体疾病有了更微创的处理办法,我们尤其要感谢关注医疗、为医疗做出贡献的非医疗人员,感谢上海宋庆龄基金会鲁家贤高文英专项基金,正是他们的帮助,使许多的不可能变为可能。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的医保制度已经能够保证绝大多数人能够看得起病,但不可避免的因为种种原因,一些家庭在经济上会遇到困难,此次公益基金就是对这部分家庭提供帮助,可以预料,很多患者和家庭会从这个项目获益。神经外科医生是对抗脑疾病的战士,我们真心的希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那些位于偏远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人们,我们不顾忌任何可能遇到的困难。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和其他非医学人士的帮助将使我们的理想成为现实,使我们的责任能够脚踏实地。
我希望,今天的仪式只是一个开始,通过宣传,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慈善家关注医疗行业,关注医生,关注医疗科研,关注患者。医疗在医生、患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能够不断进步,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治疗,无论贫穷还是富贵。作为医生,我们愿意倾听,我们渴望团结,我们希望帮助!最后再次感谢上海宋庆龄基金会鲁家贤高文英专项基金和哲褒教授。
本文是吴安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