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成人脊柱畸形?——1例腰椎退变性侧凸的治疗病例
成人脊柱畸形是指成年以后冠状面脊柱侧凸,矢状面胸腰椎平背甚至后凸。按照定义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成人型特发性型脊柱侧凸,即是指患者被诊断为脊柱侧凸时的年龄超过20岁,这种侧凸畸形可在青少年时就已有表现,但却因为各种原因,其诊断被推迟了。另一种则是晚发型退变性脊柱侧凸,一般为短节段畸形,好发于腰椎,且侧凸程度一般小于特发性脊柱侧凸,但出现腰椎管狭窄症状的可能性要大于后者。通常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功能障碍及神经源性跛行。治疗方式:保守治疗方案包括热敷、口服止痛药、非甾体类药物、膜外注射类固醇药物与腰背肌的肌力锻炼、支具固定保护等;手术治疗方案则是行选择性融合固定。
下列是1例腰椎退变性侧凸的治疗病例:
63岁女性,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症状,活动或久坐后加重,休息可缓解;10年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均给予对症治疗,疗效不佳;半年前症状加重,站立位时即出现腰背痛,且出现间歇性跛行,行走距离不足50米。于当地医院行脊柱全长侧位片检查,诊断为:退变性脊柱侧凸畸形。如图所示:
为进一步治疗,遂来我脊柱外科就诊。专科查体显示:腰椎侧凸畸形,活动受限,腰背肌僵硬;双下肢感觉运动、肌力等未查及异常;双侧膝腱、跟腱反射减弱;病理征未引出。腰椎磁共振检查显示:腰椎退行性改变,部分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椎管狭窄。如图:
腰椎CT检查显示:腰4/5、腰5/骶1椎管狭窄,神经及硬膜囊受压。如图:
经张永远医师团队详询病史、查体和阅片后,最终决定行后路矫形内固定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3天患者就能在支具保护下下地行走,术后5天复查全脊柱正侧位片显示:
术后1年复查如图所示:
目前仍在持续回访中。
本文是张永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