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任安 三甲
任安 主任医师
中日医院 放射诊断科

超声偶然发现肝脏局限性实性病变

1770人已读

根据文献统计,肝脏局限性实性病变在无症状和健康人群的发生率约为10.2%至33.3%。其中绝大多数是体检超声或非以肝脏为检查目的的腹部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

因为肝脏各种病变声像特征有重叠,相当一部分病变在超声初检时不能定性,甚至不能区分良、恶性病变。此时患者会面临一系列令人纠结的局面包括进一步的各种检查,无限期的随访观察,不断的网上信息搜索及专家咨询等,对于有焦虑情绪的人来说,用煎熬来形容不过分。

临床中, 根据肝脏偶发(或称意外Ⅰncidental)病灶大小、影像特征、危险因素等有完整的处理流程图,医师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及应用,不赘述。

在此介绍一篇韩国学者的研究,让读者对超声偶发肝脏病变的结果和转归有所了解。从整体角度看待所面对的个体问题。

选取本文的原因一是病例数多。二是国内乙肝患者和携带者多,而西方酒精性肝病多,乙肝是原发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韩国与中国同属亚裔,不存在种族差异。三是国内缺乏相关文献。

本文从2670例无症状人群超声检查中发现542例681个肝局限实性病灶(个别病例为多个病灶)。年龄23-73岁。通过CT、MR、长期超声追随(最长四年)、手术等方法结合临床病史及化检指标包括既往肿瘤病史、肝功能、HBsAg、各种肿瘤标志物等进行研究分析。结果:539例中674个病灶为良性(99%)。仅3例7个病灶(1%)为恶性。恶性病例均有危险因素存在,一、既往肿瘤病史。二、肝炎患者。三、乙肝病毒携带者。四、肿瘤标志物升高。而没有以上危险因素的病例均为良性病灶。结论:初检超声意外发现肝脏实性病变很少为恶性。少数恶性病变多与上述危险因素有关。

超声中肝脏良性病变以肝脏局部脂肪变性居多,其他依次是血管瘤、肝局灶结节增生、肝腺瘤等。超声对肝囊肿敏感及特异性高,诊断较明确。恶性病变以原发肝癌、转移癌、肝内胆管癌居多。


最后补充介绍一下美国放射学会关于CT偶发肝病变处理意见白皮书的结论意见:(1)低危患者,病灶小于1cm,不需要进一步检查和随访;(2)有明确良性影像学特征的病变不需进一步检查或随访(无需考虑风险等级);(3)高危患者,病灶大于或等于1cm且无明确良性影像学特征,需进一步检查和随访;(4)推荐采用MRⅠ做评估和随访。上述低危患者指:无恶性肿瘤病史;无肝功能不全;无肝危险因素。高危患者指:肿瘤病史并肝转移倾向;肝硬化;肝高危因素(肝炎、酒精中毒、脂肪肝、硬化性胆管炎等)。高龄也是危险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Sαng Hyun Choi等 Abdom Radiol(2016)41:265-272


任安
任安 主任医师
中日医院 放射诊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