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登堂 三甲
刘登堂 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宗教信仰是否也有心理治疗作用?

3856人已读

一般来说,宗教信仰可能与更好的心理健康有关。宗教信仰的一些相关特征,比如宗教群体带来的归属感和互相支持,以及很多宗教中的类似冥想训练的方法可能都有助于缓解焦虑、沮丧、孤独、无助感等不良情绪。某些宗教观念可能也能帮助人们克服失去亲友的哀伤,更好地面对死亡相关议题。但有时过高强度的冥想练习(如每天多个小时),尤其在缺乏指导下的单独训练,也可能诱发幻觉等精神病性体验;某些高水平道德准则的宗教观念也可能加剧抑郁者的自责、负疚感,而使抑郁情绪进一步加剧,在为人处世方面采取更为固执、刻板和过分自我控制的方式。同时,有调查发现,极端宗教主义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往往较低。

心理治疗的目的往往是帮助患者理解、面对和处理这些负面情绪,而非简单的转移、压抑。所以宗教信仰并不能替代心理治疗。如果存在心理问题的困扰,仍建议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助。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刘登堂
刘登堂 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