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搏器患者常见问题小贴士(下篇)
1.我需要远离微波、磁体或闪光灯等物品吗?
正确使用家用电器 (比如微波炉、电热毯以及大多数电动工具) 不会使植入式起搏器受损。使用电弧焊机或汽车点火装置也不会损坏起搏器;然而,这有可能短暂干扰起搏器的正常运行。某些医疗设备也可能会干扰起搏器的功能。如果您感到头昏眼花或心悸 (心搏快而不齐),那么您应彻底关闭该电气设备或者走出该区域,之后起搏器应能恢复正常。如果您不得不使用引起干扰的设备,那么您的医师可告诉您该怎么办。您也可联系起搏器制造商,了解具体的解决措施。大多数制造商拥有自己的工程师,可确定设备所产生的电场是否干扰起搏器。
2.如果我准备去医院或诊所,那该怎么办?
在您接受任何医学程序之前 (比如:电手术、电烙术、体外除颤术、碎石术或放射疗法、或者牙科手术或检查),请告诉医务人员您已植入了起搏器。不要进入贴有“起搏器植入者止步”标志的区域。
即使在起搏器已关闭的情况下,也不要接受任何透热治疗。这可使植入式电极周围的组织受损,也可能永久性损坏起搏器。
3.我为什么需要一张身份卡?
作为一名使用起搏器的患者,您也一定要告诉其他医师、牙医和保健专业人员:您已被植入了一台用于心律辅助控制的仪器。有些制造商会给您一张身份卡(您可以在3个月或半年复查时领取),您应将其放在皮夹内。如果您未在邮件中收到该卡片,那么应咨询您的医师,看看您应在皮夹内携带哪些用以证明您是起搏器植入患者的信息。
4.我何时能恢复体力活动?
您的医师将告诉您何时适合恢复活动。重要的是您要避免碰撞植入部位周围的区域,所以最好不要进行足球等身体接触性运动,以免损坏起搏器或导线。接受起搏器植入治疗后,您的能量级别可能会增加;很多人发现他们的症状得到改善,而且能比以前参加更多的体力活动。
5.我能参加远足、滑雪、慢跑等剧烈运动吗?
始终要尽可能与您的医师讨论您的运动计划。医师可对您可能要参加的过激活动的限制或体征提供建议。如果您参加某项可影响到胸部或臂部的活动时 (比如射击或射箭),那么您可能需要在接受起搏器植入之前,与医师进行讨论。这可能会影响起搏器的选择以及植入位置和方式。
6.我能开车吗?
和您的医师谈谈开车的事。植入起搏器应该不影响您的驾驶能力,但最好在恢复开车之前,先与您的医师讨论此事。
7.我能旅行吗?
您的医师最适合回答这个问题。不管怎样,很多起搏器患者发现通过制定详尽的计划和加强监护,他们能到许多地方尽情游玩。如果准备通过轿车或房车旅行,那么应认真制定您的行程计划,并将一份旅行计划拿给您的亲朋,以备您在旅行中遇到困难时使用;这一点始终是明智之举。
8.机场安检会干扰我的起搏器吗?
虽然很多患者担心机场安检系统,但这种担心其实是多余的。的确,机场安检很严,但这不会因植入式起搏器而给您带来额外的负担。当您接触到机场安全系统时,最好是以正常步速走过金属探测器。如果警报响起 (只是有可能),这只意味着系统探测到您仪器内的金属。这时,只需出示您的身份卡。并请求接受从上到下的轻拍搜身。安检人员可能会用一支手持式扫描笔进行搜身。如果是这样,重要的是告诉他们搜身应快速进行,并应避免使扫描笔在植入式起搏器的上方停留1秒以上。
9.关于佩戴植入式起搏器进行旅行,我还应了解什么?
请记住:旅行过程中,重要的是要携带重要的医学信息,比如药物名称和剂量、医师的姓名和电话以及紧急情况下如何进行护理。您也应请求医师提供一份最新评估的有关测试结果和设置值的程控仪最终打印报告。如果您准备去西班牙语、法语或德语国家,那么您的医师也可能给您一份用旅游目的国的语言编写的打印报告。(某些起搏器也可能提供意大利语、日语和中文版的打印报告。)
携带足够的药品;当您乘坐火车或飞机旅行时,将药品放在随身携带的行李和手提箱中。最后,告诉旅行服务人员您的饮食有特殊要求,并在旅行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10.我植入起搏器后,还需要吃药吗?
这个问题需要您的医师来回答。通常,植入式起搏器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相反,药物治疗和植入式起搏器相互配合。但您的医师可能会调整用药量。
11.我的日常饮食有限制吗?
为了实现心脏的全面健康,医师建议您采用低钠、低脂肪、低糖、高纤维、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
12.我的身体感觉好些了,但有时我感到担心或悲伤。我能做些什么?
健康不仅仅指身体方面。起搏器植入后,很多患者出现紧张情绪。应对策略很多,包括集中精力进行令您精神振奋的活动、和爱人呆在一起、充分休息。患有心脏病可能会令人感到不安。但植入式起搏器可让您感觉舒服一些。这可为您提供支持。如果您感觉焦虑或抑郁,那么应将此事告诉您的医师。很多医院都配有患者支持小组,可定期了解起搏器治疗、心脏病等情况。患者(特别是手术刚结束时)可对起搏器感到紧张或恐惧,而这并非少见。当您开始习惯新的生活方式时,这些小组可提供深刻的见解和支持。他们也可帮您结识其他患者。问问您的医师,了解当地的患者支持小组。
本文是张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