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泄化浊瘀法治疗痛风性肾病案例分享(二)
魏 升 副主任中医师
宁波市中医院
前文提到高尿酸血症通过破坏肾自我调节机制导致高血压、蛋白尿,从而加重肾损伤,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肾小管萎缩、管腔闭塞、间质纤维化,进而致使肾单位毁损。我们称之为痛风性肾病。
临床上碰到诸多此类患者,我们通过运用审病一辨证一治病相结合,运用现代医学科学的技术与手段,确切诊断疾病;同时,根据中医理法,结合中药现代研究的新认识,来组方、选药、治病。近年来我们运用泄化浊瘀方治疗痛风性肾病取得较好疗效,取降泄浊毒与化瘀活血药物为主进行配伍,疗效显著。特将典型病例分享如下。
首诊:2020-09-04 15:10 就诊科别:肾病科副
姓名:童某某 性别: 男 年龄:67
主诉:发现尿检异常伴肌酐升高,高尿酸血症2年
现病史:患者尿蛋白10年,既往肾穿提示,肾小球硬化,既往服用激素70mg qd,逐步减量。尿蛋白反复阳性。2年前发现高尿酸血症病史,劳累后可出现左侧 趾跖关节 疼痛,疼痛性质描述不清,难以忍受,无关节红、肿、热、痛和活动受限,否认外伤史。未正规降尿酸治疗,间歇服用秋水仙碱及止痛药。 未发现痛风石及关节肿大畸形,无双侧肘膝及掌指关节对称性疼痛及变形,不伴发热,无畏寒寒战,无头晕头痛,无胸闷气促,无胸痛心悸,无呕血黑便、腹痛腹泻。既往非布司他40mg qd 服用1月。
目前,患者体温正常,身体冷热正常、无感冒症状,无咽喉不适、无咳嗽喘痰,出汗正常、身体无疼痛、无其他不适;无眼部不适、无耳部不适、无口部不适、睡眠正常、饮水正常、大便频率每日或隔天一次性状正常、小便频率频数正常(5-8次/日)、清;无性功能障碍。
患者面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舌质淡红,舌体胖大舌,苔薄舌白,脉实。体格检查:心肺无殊,双下肢浮肿。
既往史:患者者平素体健,否认重大疾病史;过敏史:未发现;预防接种史按常规。 家族史:否认 家族性遗传病、精神病、肿瘤等类 似病史。持绿码,否认2周内高风险疫区、境外人员或新冠确诊人员密切接触史,否认接触过发热病人或家里多人发热等。
目前服用药物:2020-08-17起服用非布司他片40mg qd;。
辅助检查 2020-09-03查血尿酸390umol/L;肌酐308umol/L,ALb37g/L;ALT12U/L;AST15U/L;TC29.2mmol/L;TG3.66mmol/L;2020-8-7血红蛋白116g/L。K4.42 mmol/L
诊断:慢性肾衰竭,高尿酸血症,气滞血瘀证
门诊处理:中药方:泄化浊瘀方加减。我们认为此病其主要病机乃浊毒滞使然,其名为风而实非风,症似风而本非风。此浊毒之邪非受自于外,而主生于内。盖痛风患者,多有先天察赋不足,或年迈脏气日衰,若加不节饮食,沉溺醇酒,恣啖膏粱肥甘厚味,长此以往,即会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其中脾肾之脏清浊代谢的紊乱尤为突出,脾失健运,升清降浊无权,肾乏气化,分清别浊失司,于是不归正化,浊毒随之而生,滞固血中,终则瘢结。由此,一经明确,治疗便应恪守泄化浊痹这一大法。临床上常用土茯苓、萆薢、生苡仁、泽兰、泽泻、全当归、桃仁、红花等药为基础方,取降泄浊毒与化瘀活血药物为主进行配伍,如此可促进浊毒之泄化,解除结之机转,推陈致新,增强疗效。同时加用积雪草、桃仁、制大黄、生黄芪、六月雪等抗肾纤维化药物。
一周后复诊,无诉明显不适,恪守泄化浊痹这一大法,辩证服药。2020年9月9日复查肾功能。
坚持服药1个月,2020年10月08日复查肾功能,血肌酐水平显著下降。
继续服用中药3周后,2020年10月23日再次复查。
本文是魏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