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龙凤 三甲
张龙凤 主治医师
福建省肿瘤医院 胸部肿瘤内科

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应对策略(一) ——肺毒性

1747人已读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适应证逐渐扩大,临床应用人群越来越多,在关注免疫治疗疗效的同时,临床医生和患者开始更加关注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irAE)。为了保障免疫治疗临床应用的规范化和安全性,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推出了首部《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张龙凤

免疫治疗相关性肺炎是一种起病方式多样,临床、影像和病理表现各异的ICI相关的毒副反应。

一、 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免疫治疗相关肺炎的发生率(所有级别、3级以上及死亡)相对较低。临床研究显示,接受抗PD-1/PD-L1单抗治疗的患者,肺炎发生率在0~11%之间,3级以上的肺炎发生率在0-4.3%之间。一项真实世界的研究报道,在14种特定不良反应中,间质性肺病的发生率最高,为9.57%。

免疫治疗相关性肺炎与肿瘤类型有关。研究显示,不同癌种的发生比值有所不同。Nishino等人的meta分析数据表明,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各级别肺炎发生率均高于黑色素瘤(4.1% 对 1.6%; P =0 .002),且在NSCLC 中肺炎相关的死亡率更高。同样在肾癌中,各级别肺炎的发生率也高于黑色素瘤(4.1% 对 1.6%; P < 0.001)。

另外,对于不同种类的ICI,免疫治疗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也存在差异。有研究显示,PD-1抑制剂与PD-L1抑制剂相比,所有级别的肺炎发生率更高(3.6%对1.3%),重度肺炎发生率更高(1.1%对0.4%)。而CTLA-4抑制剂与PD-1/PD-L1抑制剂相比,免疫治疗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较低,大概在1%左右。

研究显示,免疫治疗与其他药物的联合治疗增加了免疫治疗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抗PD-1/PD-L1单抗联合CTLA4抑制剂治疗与单药治疗相比,各级和3级以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了3倍左右。免疫联合化疗也增加了肺炎发生率,但没有达到统计学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在EGFR突变阳性的肺癌患者中,ICI单药治疗可出现致死性的肺毒性,ICI联合EGFR-TKI更会显著增加肺炎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有意思的是,免疫治疗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与ICI的用药剂量无关。一项Meta研究对16个Ⅱ/Ⅲ期临床研究中的6360例多瘤种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级别及3/4级肺炎发生率与纳武利尤单抗及帕博利珠单抗用药剂量无相关性。

最后,针对东西方NSCLC人群免疫相关性肺炎的调查显示,东西方人群发生率基本相似,东方人群稍高,但需要更多数据支持。

二、 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免疫治疗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机制目前还在探索中,可能机制包括以下三方面,①T细胞活性增强,对存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上的抗原产生应答;②预先存在的自身抗体的增加(如甲状腺抗体);③炎症因子的增加。

有研究结果提示,PD-1抑制剂与PD-L1抑制剂肺炎的发生率不同,可能与一种排斥导向分子(RGMb)的激活有关,RGMb可与PD-L2结合抑制肺部的炎症反应。

免疫治疗相关性肺炎可能在任何时间发生,但是与其他免疫相关毒副反应相比,肺炎发生的时间相对较晚,中位发病时间在2.8个月左右(9天~19.2个月),而联合治疗患者肺炎的发病时间有提前的趋势,NSCLC发生肺炎的起始时间要早于恶性黑色素瘤。

免疫治疗相关性肺炎的高危人群包括,①接受EGFR-TKI联合免疫治疗的驱动基因敏感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②先前存在慢性肺部疾病(如COPD、肺纤维化等)或目前存在肺部活动性感染的患者;③免疫治疗相关性肺炎肺炎相关的死亡的其他高危因素尚不明确。有研究提示,病理类型、联合治疗、年龄、治疗前接受过胸部放疗等是肺毒性发生率增加的因素,但尚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

  • 临床表现

1.症状:包括呼吸困难(53%)、咳嗽(35%)、发热(12%)、胸痛(7%),偶尔会发生缺氧且会快速恶化以致呼吸衰竭,但是约1/3患者无任何症状,仅存在影像学异常。

2.体征:缺乏特异性,重度患者听诊可闻及双肺底吸气末期爆裂音(Velcro啰音)。

3.影像: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磨玻璃样型、 间质性肺炎(NSIP)、 过敏性肺炎(HP)和其他非特异性肺炎,需与肺部感染、肿瘤淋巴管扩散、 肿瘤肺部进展及弥漫性肺泡出血相鉴别。当然,有影像学改变时,临床上也可以无任何症状,或合并初次出现或恶化的呼吸困难、咳嗽、 哮喘、胸痛、运动耐量减少、乏力和吸氧。

4.病理:缺乏特异性,镜下可表现为细胞间质性肺炎、组织性肺炎、弥漫性肺泡损伤、形成不良的肉芽肿、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因此要从病理上区分免疫介导的肺炎、免疫相关的肿瘤炎症和肿瘤进展具有挑战性。

四、诊断与处理

免疫相关性肺炎诊断比较困难:更多需要排除诊断,需排除全身性疾病肺部表现。一般除了查体和询问病史,影像学检查,可经支气管镜检查行活检或支气管肺泡灌洗以排除肺部感染。


  • 预后

所有肺炎病例中,72%的患者为1~2级, 与甲状腺炎和肝炎等自限性免疫不良反应不同,大部分的免疫治疗相关性肺炎需要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据文献报导,超过85%的患者可以通过停药和免疫抑制治疗得到缓解或治愈,但是有10-15%的患者使用激素治疗之后得不到缓解。双免疫治疗较单免疫治疗患者发生免疫治疗相关性肺炎更难以恢复,而且对免疫抑制剂的疗效相对差,这部分患者的死亡率很高。此外,虽然多数肺毒性可通过暂停给药±皮质类固醇激素得以控制甚至逆转,但激素用量以及减少时间目前数据仍旧不足,而且肺毒性恢复后,是否继续使用ICI仍旧需要更多数据。



张龙凤
张龙凤 主治医师
福建省肿瘤医院 胸部肿瘤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