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边游玩、加工海鲜防扎手,“创伤弧菌”感染危险
近日,附一急诊医学中心EICU收治一位右下肢软组织感染导致脓毒症患者,血培养检出“创伤弧菌”,患者病情进展快,右下肢感染严重,经外科团队积极清创及强化抗感染等治疗,目前病情得到控制。 它是一种会“吃人肉”却鲜为人知的病原细菌。它嗜盐如命,既能栖息在海里,亦能潜伏在美味海鲜之中。
感染创伤弧菌有什么症状和危险?
如果伤口接触到海水、贝壳或鱼类,便有可能感染到此弧菌。若感染此弧菌,临床最常出现的两种表现为伤口感染以及原发性败血病。感染后的症状包括呕吐、发烧、腹泻、低血压、肿胀和疼痛等,需要尽快使用抗生素治疗。一般来说这样的感染多半很轻微,但在高风险的人群,此类弧菌感染可以很快速的传播,并导致严重的肌炎和肌膜炎引发严重的坏疽,面临截肢甚至生命危险。
什么人群容易感染创伤弧菌?
高风险人群包括:酒精性肝硬化;原有肝病(包括原因不明的肝硬化),以及慢性肝炎;酗酒,但没有肝病纪录;遗传性血色(铁)沉着病;有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地中海型贫血、慢性肾衰竭、淋巴瘤等。
感染创伤弧菌如何治疗?
创伤弧菌感染可以使用以下抗生素,用静脉点滴方式注入:
一、半合成的青霉素类,比如常用的阿莫西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等;
二、第三代头孢菌素,比如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
三、碳青霉系列的抗生素,比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四、氨基糖苷类的抗生素,比如庆大霉素、阿卡米星;
五、氟喹诺酮类的抗生素,比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
在病情发展与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处情况,随时清创、清除感染灶及坏死组织。
如何预防创伤弧菌感染?
人们到海边戏水时、或生吃海鲜时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特别是肝功能不良者或身体有伤口时,以免被此菌侵袭导致感染;处理海鲜时、应戴手套,以防止扎伤;且建议海产类食物绝对要煮熟,利用高温杀死创伤弧菌,这样食用更加安全。

本文是吴巧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