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心耳封堵术——让“房颤”远离“中风”
文章摘要: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容易引发中风等严重并发症。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已成为全球预防心房颤动病人卒中的治疗新趋势,本文详细介绍了左心耳封堵术的特点、好处以及术后注意事项。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1%-2%,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我国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0%以上。大多数房颤患者会有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容易眩晕、昏厥晕倒等症状。
房颤有什么危害?
中风是房颤最大的危害之一,房颤患者容易发生中风,是因为心房不能规律地收缩,血液在左心耳内瘀滞而形成血栓,这种血栓往往比较大,随着心脏的搏动,血栓会从左心耳中脱落肢体动脉引发栓塞。脑栓塞是房颤患者致残率最高的并发症,一半以上的血栓会掉入脑血管,引起脑栓塞,导致偏瘫甚至死亡,极大的造成患者痛苦,加重家庭的负担。
研究表明,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比普通人高五倍,而在非瓣膜性房颤中,90%以上血栓的形成与左心耳有关。
什么是左心耳?
左心耳是从左心房伸出的耳状小囊,是左心房的一部分,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遗留下的产物。左心耳形状不规则,略似三角形,与光滑的左心房内壁不同,左心耳内壁凹凸不平,因此容易形成血栓。
什么是左心耳封堵术?
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已成为全球预防心房颤动病人卒中的治疗新趋势,己有多个国际临床研究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这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时在房颤者大腿根部血管穿刺并插入导管,进入心脏后精确定位,在左心耳入口处释放一个外表覆有膜的草莓形封培器,封堵住左心耳,从而消除了左心耳形成血栓的隐患,达到预防脑中风的目的。
你适合做左心耳封堵吗?
如果您已确诊为房颤(非瓣膜性),请根据下面的评分表进行自我评分,评估您的中风风险,如果评分≥2分,建议您至心内科门诊做进一步咨询诊治。
左心耳封堵术特点有哪些?
手术时间平均1小时,术后2-3天即可出院
不开刀,微创治疗,创伤小
无需长期抗凝,无需频繁检测INR
与药物相比封堵有哪些好处?
降低致死、致残率,减少出血风险,摆脱长期服药定期验血,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不用担心忘记服药,不用害怕食物药物影响抗凝。
左心耳封堵之后会对心脏造成影响吗?
左心耳不是心室心肌,至今未见任何临床研究表明封堵之后会影响左心房以及心脏结构的功能。
放了封堵器后能不能做核磁共振?
可以做核磁共振,而且不影响去火车站、机场等过安检。
左心耳封堵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常规术后3天左右可出院,依据医生嘱咐用药,手术后1周内不要提重物,不要游泳,避免盆浴,45天内不要剧烈活动,清淡饮食。术后45天需要复查心脏超声,根据检查情况决定是否停止抗凝。
本文是李妍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