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安明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儿科
肠旋转不良
2459人已读
肠旋转不良是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最常见疾病,可合并其他严重畸形,一旦发生严重并发症(肠扭转坏死),致死致残率极高。
肠旋转不良生后一周发病率约50-60%,生后一个月发病率80%,正常人群中约0.2%有未被发现的肠旋转不良。
病理改变:盲肠及升结肠位于右上腹或中上腹(正常在右下腹),有腹膜束带压迫十二指肠或空肠起始部。
肠旋转不良主要症吐为有胆汁性呕吐,腹胀不明显。腹平片双气泡征或三气泡征。钡灌肠显示盲肠位置异常(右上腹)。
治疗:有高位肠梗阻症状,怀疑肠扭转肠坏死,尽早确诊尽早手术。术中多用上腹横切口(术后不易裂开),中肠复位,十二指肠及空肠起始部束带完全松解,阑尾切除,小肠置右侧,盲肠升结肠置左侧。
术后肠再次扭转(先天因素如肠系膜上动脉细长,没系膜,不固定),肠坏死过多,早产儿免疫低下儿感染,多发畸形死亡率增加。
腹腔镜术中操作困难,术后较开放手术更容易再次扭转,故还需长期研究。
本文是张安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