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徐冬 三甲
徐冬 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产科

孕期的隐形杀手——妊娠期高血压

1921人已读

准妈妈们是否注意到,每次产检时都要测血压?一旦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医生就会进行复测,并核对尿常规结果,甚至抽血检查一些特殊项目。如果血压异常,或是化验结果不理想,医生就可能要诊断这位准妈妈患上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迅速安排上孕妇住院治疗。这个“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究竟是怎么回事?今天让我们来聊一聊。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简称“妊高症”,简单来说就是在怀孕期间有血压异常升高的一组疾病。按照发病程度,简单区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子痫。如果孕前就已经患有高血压,或者孕20周前血压就有所升高,可能就是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的状态,这些情况孕期都有可能紧张为子痫前期或子痫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一旦发生,对母体和胎儿的危害都是巨大的,甚至可能危及母儿生命。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除了表现为血压增高外,可能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比如:水肿和蛋白尿。很多孕妇孕晚期会出现下肢轻度水肿,但一般这种水肿休息后即可以缓解。反之如果水肿持续加重,甚至肿到大腿、腹部、面部就要当心了。而正常孕妇小便中是不会出现尿蛋白的,如果尿常规检查里发现尿蛋白这项指标阳性,就要警惕高血压病情加重的可能,影响到肾脏的功能,可能病情已经进展到子痫前期了,更需要引起临床的重视。


妊娠期高血压随病情进展会引起母亲心肺功能衰竭,出现脑出血,HELLP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对胎儿可能导致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发育迟缓,甚至胎死腹中可能。总体来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越早,进展越快,其后果越严重。一般来讲,只要妊娠不结束,病情只会越来越重,而严重高血压也会发展为子痫抽搐危及母儿安全。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我们要做到以下方面,来尽量预防及适当减少患病的风险:


1.在适龄的时候怀孕。年龄太小或太大都是发病的高危因素。


2.控制原发病。尤其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肺功能不全的女性,一定要积极治疗原发病,调整身体到最佳状态后再妊娠。


3.拒绝肥胖。肥胖是高血压的高危因素。因此建议准妈妈孕前应控制体重,对于肥胖女性,应该在孕前适当减肥以备孕。


4.适时补钙。对于钙缺乏的孕妇,更容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但还好目前中国缺钙的孕妇比较少见,但仍旧建议孕妇每天补钙达到1000mg以上。


5.注意维生素C和E的摄入。尽管目前研究发现维生素C和E对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并无预防及治疗作用。但多种微量元素的补充有利于调节身体内分泌状态,适当从侧面预防发病可能。


6.控制钠盐摄入。钠盐可能加重高血压疾病发生。尽管孕期保健指南对钠盐的摄入仍旧是每天6g左右,但对于已经患病或既往高血压疾病的女性,适当控制每天钠盐的摄入有利于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


7.坚持定期产检。定期产检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孕妇及胎儿的异常并作出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干预。所以定期产检对准妈妈来讲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固然可怕,但只要孕妈妈能及时发现,合理调整生活方式,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关键的时候听从医生的决策,该终止妊娠的时机及时把握,及时避免恶性后果的发生,那么平安生下宝宝便不再是奢望。


徐冬
徐冬 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