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山云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性激素结果怎样看

发表者:王山云 人已读

性激素包括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催乳激素(PRL),此外还有抗缪勒管激素AMH,多用来了解女性内分泌功能,诊断内分泌失调相关疾病。

FSH、LH


由脑部腺垂体分泌,卵泡早期(月经2-3天)血FSH、LH均维持在低水平(5-10IU/L),排卵前迅速升高,排卵后FSH、LH迅速回到卵泡期水平。监测卵泡早期的FSH、LH水平,可以初步判断性腺轴功能。

FSH和LH均<5IU/L: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减退;

FSH/LH>2-3.6IU/L:卵巢功能不良早期表现;

FSH连续>12IU/L: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基础LH/FSH>2-3: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依据;

FSH>20IU/L(两次基础值),可认为是卵巢早衰隐匿期,1年后有闭经可能。

FSH>40IU/L、LH升高或>40IU/L:卵巢功能衰竭;如发生于40岁以前,为卵巢早衰(POF)。

孕酮


孕酮由卵巢黄体产生,最基本作用是对妊娠的维持,促进乳腺发育。正常女性卵泡期最低(<10nmol/L(3.15ng/ml));排卵前血P浓度迅速上升;黄体成熟时,血P浓度达高峰,然后不断下降。

黄体中期(如月经周期28日第21日)P>16nmol/L(5ng/ml)提示排卵;若<16nmol/L(5ng/ml)提示无排卵;

黄体中期P<32nmol/L(10ng/ml)为黄体功能不足的标准;

利用动态检测,有助于判定排卵期,了解黄体功能以及研究各种类固醇避孕药及抗早孕药的作用机理。

孕酮病理性增高见于糖尿病孕妇、葡萄胎、卵巢颗粒层膜细胞瘤、卵巢脂肪样瘤、先天性肾上腺增生、先天性17a-羟化酶缺乏症、原发性高血压等。

孕酮病理性降低见于黄体生成障碍和功能不良,多囊卵巢综合征,无排卵型功能失调子宫出血、严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性胎盘功能不良、胎儿发育迟缓及死胎等

雌激素


多认为由卵巢分泌,起到促进性器官和乳腺及第二性征的形成和发育作用。正常月经周期中卵泡期E2约为183.5pmol/L(50pg/ml),排卵前达第一个高峰,排卵后迅速下降,黄体期形成第二个高峰,维持一段时间后,黄体萎缩时下降至早卵泡期水平。

基础E2>(165.2-293.6)pmol/L(45-80pg/ml),提示生育力下降。

基础E2≥367pmol/L(100pg/ml)时,卵巢反应差,无妊娠可能。

雌二醇病理性增高:1.卵巢疾患:卵巢颗粒层细胞瘤、卵巢胚瘤、卵巢脂肪样细胞瘤、性激素生成瘤等,均表现卵巢功能亢进,雌二醇分泌量增加;2心脏病:心肌梗塞、心绞痛、冠状动脉狭窄。3.其它: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化、男性肥胖症

雌二醇病理性降低:1.卵巢疾病:卵巢缺如或发育低下,原发性卵巢衰竭、卵巢囊肿;2.垂体性闭经或不孕;3其它:甲低或甲亢、柯兴氏综合征、阿狄森氏病、恶性肿瘤、较大范围的感染、肾功能不全、脑及垂体的局灶性病变等,均可使血浆雌二醇降低。

泌乳素


由脑部的垂体分泌的激素,生理作用主要是刺激乳腺腺泡的发育,促进乳汁的生成和释放。

PRL≥25ng/ml为高泌乳素血症;

PRL>50ng/ml,有泌乳素瘤可能;

PRL>200ng/ml,常存在微腺瘤,必须做垂体CT或磁共振。

PRL降低:席汉综合征、使用抗PRL药物如溴隐亭、左旋多巴、VitB6等。

PRL分泌不稳定,情绪、运动、性交、饥饿及进食均可影响其分泌状态,随月经周期有较小的波动,入睡后短期内PRL分泌增加,下午较上午升高,应在上午9-10时空腹抽血。PRL显著升高者,一次检查即可确定;PRL轻度升高者,应进行第二次检查,不可轻易诊断高泌乳素血症而滥用溴隐亭治疗。

睾酮


女性的睾酮主要来自肾上腺皮质,部分来自卵巢和雌激素代谢合成。

睾酮浓度增高常见于睾丸良性间质细胞瘤、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真性性早熟、男性假两性畸形、女性男性化肿瘤、多囊卵巢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和应用促性腺激素、肥胖以及晚期孕妇,血中睾酮浓度皆可增高。

睾酮浓度降低男子性功能低下、原发性睾丸发育不全性幼稚、高催乳素血症、垂体功能减退、系统性红斑狼疮、甲低、骨质疏松、隐睾炎、男子乳房发育等均可见睾酮水平降低。

抗缪勒管激素


最主要临床应用是评估女性的卵巢储备,是卵巢衰老最准确的生物标志物。

评估卵巢储备功能25岁后与年龄负相关。AMH<0.086提示卵巢基本无储备功能。AMH在0.086-1提示卵巢储备功能已有下降,怀孕的机会可能小于预期,鼓励尽早受孕。AMH在 2-7提示卵巢储备功能正常。

协助诊断多囊卵巢PCOS当AMH>7,建议结合性激素,超声检查及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本文是王山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