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小医:拔牙之战•战后计划
文章由大医精诚·罗小医(罗一郎医生)原创
近日,多个待拔之牙扰我身体健康。他们损我健牙,毁我牙槽,增我口臭,乱我身心。虽多次用药警告之,怎奈其死性不改,拒不收敛,甚至变本加厉。是可忍孰不可忍!我欲发兵以灭之,现昭告天下,共同讨伐之!
现战事已毕,我等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1. 拔牙后疼痛
拔牙会伤及牙齿周围牙周软组织、骨组织甚至颌骨组织,故而疼痛实属正常。想要减少疼痛应该保护好牙槽窝内的血块,并及时服用止痛药物。
2. 拔牙后肿胀
拔牙术后肿胀多见于较大创伤的拔牙手术。一般术后肿胀开始于12~24小时,术后2~4天左右达到顶峰,多在术后4~6天左右消散。
若想减少术后肿胀可视情况在术后口服消水肿药物并可用冰袋冷敷患处减少肿胀。
3. 拔牙后开口困难
拔牙后开口困难多见智齿拔除术后。多为手术刺激咀嚼肌造成肌肉痉挛造成。
如若发生还请镇定,待情况稳定可用局部热敷、理疗等方法加速开口恢复。
4. 拔牙后出血
拔牙后出血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拔牙完后常规止血没止住的,另一种是拔牙完后已经止住血而后来又继续出血的。
若要防止出血,应该在术前配合医生完善术前检查,确认无加重出血倾向之疾病。术中听从医生安排,配合医生进行各种止血操作。术后遵从医嘱,防止创口再次损伤。
5. 拔牙后感染
口腔内环境是于外界相同的,且温暖潮湿,易滋生细菌。若遇拔牙产生碎片、脱落结石或牙窝炎症组织,则可能发生感染。
所以拔牙术后医生给开药不是为了多挣钱(医院药物无加价),而是为了防止或治疗感染,应与配合。
6. 拔牙后干槽症
术后3~4天为拔牙后的“危险期”,干槽症往往发生在这个时期。干槽症是拔牙创急性感染的另一种类型,以下颌后牙多见,特别是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发生率依次为:下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其他牙少见,前牙发生率最低。在正常情况下,即使是翻瓣去骨拔牙手术,其创口的疼痛2~3天后会逐渐消失。如果拔牙后3~4天后出现剧烈的疼痛,疼痛向耳颞部、下颌下区或头顶部放射,用一般的止痛药物不能缓解,则可能发生了干槽症。临床检查牙槽窝内空虚,或有腐败变性的血凝块,呈灰白色。在牙槽窝壁覆盖的破死物有臭味,用探针可直接触及骨面并有锐痛。颌面部无明显肿胀,张口无明显受限,下颌下可有淋巴结肿大、压痛。
遇到干槽症应该及时就医,配合医生进行拔牙创处理并及时用药。
7. 皮下气肿
若是拔牙后创口周围皮肤感觉肿胀但不特别疼痛,触及有捻头发一般的声音,则可能为皮下气肿。术后应该多休息,决不能闭口鼓气、吹奏乐器等等行为,以防气体进入创口。
完牙时,拔牙创血液不能多也不能少。血液出的过多会影响正常生活,甚至形成的血凝块不慎落入气道,可能引起窒息;过少的出血可能无法充满拔牙窝,造成血凝块形成不足,拔牙创封闭不佳,后期发生感染风险加大。
另附上拔牙后注意事项:
牙拔除术后须知
一、拔牙处棉球或纱布棉卷请咬紧,在40分钟后轻轻取出(尽量不要吐出)。
二、拔牙后两小时方可进食,手术当天宜吃温凉、稀软的食物,不宜过热及饮酒,并避免用拔牙侧咀嚼;饮水饮用温度较低的饮用水。
三、拔牙后24小时不能漱口刷牙,不能挑剔、舌舔触和反复吸吮创口,以防创口感染和出血。
四、拔牙后1~2天内,口水中可有少量的血丝或稍带血色,这是正常现象,请勿顾虑,无需经常吐口水,吮吸创口,更不要用水漱口。如口水中含有较多血液或血块,不要惊慌,请立即来院检查、止血,可先用清洁吸满清水的棉花或纱布放在伤口咬住,以免在途中继续出血。
五、复杂牙拔除术后常有肿胀、疼痛、张口困难等现象,一般在3—5天后好转,如有异常请复诊。
六、拔牙处的缝线在术后7天左右拆除,部分复杂创口可延长至10~14天。
七、如有不便,可通过我的网上工作站咨询。
所以拔牙后要沉着应对,不能盲目。
如果您觉得我说的还行,还请点赞、转发、关注~谢谢大家~
(引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是罗一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