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甘油三酯血症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应尽早进行紧急降脂治疗
我国高甘油三酯血症引起的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临床上发现,这些患者发病时血脂水平越高,病情越容易加重,死亡率也更高。然而,早期降脂治疗能否阻止病情加重还缺少证据支持。最近发表在nature旗下的期刊(Cell death & disease)的动物研究发现,血脂水平的高低与胰腺坏死程度有关,提前降低TG水平可以明显降低小鼠的胰腺病理损伤,胰腺坏死发生率也明显降低,这一成果为临床医生在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早期紧急降脂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一研究发现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何文华博士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81660114)的成果之一。该项目由我国著名的胰腺病专家吕农华教授和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刘国庆教授联合指导,何文华博士、王宇辉副教授、张悦博士等科研人员历时四年完成。动物实验将甘油三脂水平大于2000 mg/dL的Gpihbp1-/-小鼠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提前给予非诺贝特降脂治疗,另一组作为对照,当降脂治疗组的小鼠的血甘油三脂水平明显且稳定降低后,通过雨蛙肽诱导急性胰腺炎,对比血甘油三脂水平降低与未降低甘油三脂水平的Gpihbp1-/-小鼠胰腺损伤程度的差异。结果发现,非诺贝特降脂治疗组的Gpihbp1-/-小鼠血甘油三脂水平明显降低,雨蛙肽诱导胰腺炎后,发现非诺贝特治疗诱导的甘油三脂水平降低组胰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减轻,并且无胰腺坏死的发生。这一结果提示临床上诊断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后,尽早给予紧急降脂治疗是可以防止胰腺坏死发生和病情加重的。
目前临床上的早期降脂方案可分为无创的药物治疗(胰岛素、肝素等)和有创的血液净化治疗(血浆置换、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和血液滤过等)两大类,但既往报道采用药物或血浆置换降脂治疗未能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原因可能与降脂时机过迟有关(通常在48-72小时),根据何文华博士和团队的研究成果,未来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的降脂治疗应该与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一样,应该在发病6小时内紧急降脂治疗,才能达到阻止胰腺坏死和病情加重。
研究原文: Large triglyceride-rich lipoproteins in hypertriglyceridemia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acute pancreatitis in experimental mice. Cell death & disease. Sep 30 2019;10(10):728.
何文华,内科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 南昌大学一附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
• 中国医师协会胰腺专委会急性胰腺炎学组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胰腺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 中华消化内镜学会NOTES学组委员
• 中华消化病学会生物样本库与转化医学学组委员
• 南昌大学赣江青年学者
• 江西省杰出青年科学计划获得者
• 英国利物浦大学访问学者
• 利物浦胰腺炎研究组荣誉研究员
本文是何文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