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癌:中医舌诊科学性再添新证据
肺癌患者,舌头可呈现青紫色,舌上可出现瘀斑、瘀点,舌下静脉怒张和颜色加深。到了疾病晚期,舌色颜色偏黑,出现灰黑苔。也可能会伴有舌肌僵硬、萎缩,导致言语障碍,以及出现舌部溃疡、疼痛等情况。

古人说“舌为心之苗,为脾之外侯”,舌象的变化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判定疗效和预测预后。同样,肺癌的患者,舌象也会出现一些变化。最常见的可呈现青紫色,舌上可出现瘀斑、瘀点,舌下静脉怒张和颜色加深,这与体内瘀血有关。到了疾病晚期,舌色颜色偏黑,出现灰黑苔,这主要是感染、高热、毒素刺激等因素使舌丝状乳头增殖变黑所致。
此外,肺癌患者还可伴有舌肌僵硬、萎缩,导致言语障碍,以及由于化疗、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出现舌部溃疡、疼痛等情况,导致患者进食困难。

肺癌患者舌头会有症状,即舌象变化,根据中医学舌诊的理论,肺癌患者不同的病理阶段舌象表现不同。
肺癌属于“肺积”“息贲”等病证的范畴。肺癌是由于正气内虚、邪毒外侵引起,以痰浊内聚,气滞血瘀,蕴结于肺,以致肺失宣发与肃降为基本病机。故本病是全身为虚、局部为实的疾病,虚以阴虚、气阴两虚多见,实则以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等病机变化为主。中医可将肺癌辨证为气滞血瘀证、痰湿毒蕴证、阴虚毒热证、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的舌象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痰湿毒蕴证者,舌象表现为舌质淡暗或有瘀斑,舌苔厚腻;阴虚毒热证者,舌象表现为舌质红、苔薄黄;气阴两虚证者,舌象表现为舌红苔薄,或舌质胖嫩有齿痕。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嘴里的微生物竟与肺癌有关。迄今首个口腔微生物与肺癌的研究发现,乳杆菌目细菌等丰度高与肺癌风险增加相关。嘴里的微生物生态失衡,带来的可能不仅仅是口臭,还有可能是肺癌。该研究由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范德堡大学和国家癌症研究所,以及中国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的科学家,基于上海女性健康研究(SWHS)和上海男性健康研究(SMHS)累计超13万人的健康数据发现:对于从不吸烟人而言,口腔菌群多样性降低,与肺癌风险升高有关,特定细菌的丰度和种类与肺癌的发病风险有关。

微生物与人体健康,尤其是肠道微生物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明确。基于SWHS的74941名女性和SMHS的61480名男性数据,研究人员发起了嵌套病例对照研究(nested case-control studies)。在SWHS中,有90名不吸烟的女性患肺癌;在SMHS中,有24名不吸烟的男性患肺癌,所有病例的中位诊断时间为7.2年(95% CI 0.7~13.1)。该研究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口腔微生物之后,研究人员发现,两组的口腔微生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即使排除口腔样本采集7天前服用抗生素的参与者,以及肺癌确诊时间距离采样时间小于2年的参与者之后,这种差异仍然存在。
以上研究成果,H Dean Hosgood和他的同事认为,他们的研究成果强调了口腔微生物丰富度的重要性,以及稀有类群与肺癌风险的潜在相关性,同时,也彰显中医舌诊在肺癌诊疗中重要性。
本文是韩克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