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孙永建 三甲
孙永建 主任医师
南医三院 儿童骨科

你的孩子有扁平足吗?

3567人已读

门诊很多家长带宝宝来看,是否是扁平足。也有一部分家长只是发现孩子走路异常,但并不了解扁平足的相关知识,因此我将扁平足的相关一些知识带给各位宝爸宝妈,既可以了解什么是扁平足,也可以简单判断孩子是否为扁平足,以作及时的矫正或者治疗。

一、什么是扁平足

扁平足在儿童中常见,特别是学龄前儿童。迄今为止扁平足仍无标准定义,一般认为,扁平足的形成与足部骨结构异常或肌肉韧带松弛导致内侧纵弓塌陷有关。儿童扁平足可以仅表现为足底扁平而无任何临床症状,也有行走后疼痛等表现。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绝大部分扁平足都能自行改善。

扁平足一般情况下是生理性的,表现为柔韧性扁平足,绝大部分随着年龄的增加症状会得到改善。在罕见的情况下,扁平足也可能是病理性的,表现为僵硬性扁平足,如先天性垂直距骨、跗骨联合等。






图片1.png

二、扁平足的病因

1、遗传因素:调查研究发现,若父母有扁平足,其孩子患病的风险性会比其他孩子高。

2、先天性足骨畸形:如舟状骨位置和形态异常、跖骨和根骨异常等,会影响足部正常结构。因此会导致足侧弓结构不正常,出现足侧弓塌陷或弹性消失,而引起扁平足。

3、足部外伤或慢性劳损:足部外伤会引起足骨出现骨折,破坏足部正常结构,导致足侧弓出现异常,继而诱发扁平足;足部长期负荷过重,或长时间从事站立工作,均会使足部软组织及关节出现慢性劳损,可诱发扁平足。

4、足部肌肉异常:如胫前肌、腓骨肌止点异常,足内、外侧肌柔软等。这些因素致使足部在负重时,出现肌肉、韧带受力不均衡,长时间就会诱发扁平足。

三、足弓的发育状况

研究表明,儿童足弓发育规律与年龄生长规律成正相关。0至3岁的婴幼儿足部骨骼大多为软骨,足底脂肪堆积多,足纵弓形态无法呈现,该阶段幼儿几乎为平足,且大多数属生理性扁平足,无明显病理性病症。3至6岁的幼儿足部骨骼逐步开始骨化,足底跖面脂肪消退,生理性扁平足减少。但由于该年龄阶段的幼儿足部骨骼生长塑形未完全,足弓形态发展仍趋于不稳定状态,扁平足仍然普遍存在。大于13岁的儿童足弓形态发育完全成熟,足弓形成。

扁平足发育.jpg

四、扁平足的临床表现

1、疼痛:通常会在足底内侧疼痛,在长期站立或行走后会更加疼痛,并且会常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现象。偶尔疼痛也可位于踝关节外侧外踝附近。由于足弓塌陷造成后足外翻,继而腓骨与跟骨相撞击的结果。

2、肿胀:疼痛外关节肿胀,以足舟骨结节处为甚。

3、步态异常:患足疼痛及足弓塌陷可造成跑步甚至行走能力下降,步态异常,如外八字步态。

五、扁平足的危害

1、走路姿态异常足跟外翻,脚跟很容易受伤,鞋跟外侧与鞋底内侧容易磨损。

2、扁平足常见伴随症状有:脚底疼痛、拇趾外翻、足底筋膜炎、阿基利斯氏肌腱炎等。

3、扁平足的人因缺乏脚弓支撑,舟状骨塌陷,脚底韧带拉长,受压不均,从而可影响到脚后跟、小腿及膝盖,甚至髋关节和脊柱进而导致斜肩。

4、有学者研究认为30种常见病症与长期患有扁平足有关,如:脚底筋膜炎、跟腱炎、膝关节炎、髌腱炎、腰痛及甚至颈痛等。

六、扁平足是否需要治疗

有随访研究表明,大多数儿童无症状扁平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行恢复,不需要治疗。无症状的扁平足即使是畸形严重也没有证据表明矫形器或者手术治疗可以减少以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对于伴有疼痛或者功能障碍的病例,及时干预将有助于患儿生活质量的提升,甚至避免其他退行性病变的发生。

七、为减轻儿童扁平足的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生活应当注意哪些方面

1、为避免不正确的姿势,家长应留意小孩保持适当的坐姿,避免双膝内向、外向W形或跪坐姿势。

2、进行适当运动,例如弹跳性运动、抓趾运动、尖运动、拉小腿后肌运动及手力按摩运动。

3、穿合适的健康鞋及足弓垫,并且从小开始定期做足部检查,了解足部情况,再依据结果选择处理方法。

4ce581b088ca5d30b2b667d91c33beb.png

踮脚训练

b6268e61f691de21b1248ad8488e49d.png

抓趾运动


孙永建
孙永建 主任医师
南医三院 儿童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