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冯明陶 三甲
冯明陶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神经外科

得了脑胶质瘤,怎么办?

2193人已读

胶质瘤就是脑癌吗?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冯明陶

脑胶质瘤是来源于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的肿瘤的统称,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就是通俗意义上的脑癌。根据细胞种类不同可将胶质瘤分为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胶质瘤治疗及预后也不同。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胶质瘤的组织学特征将其分为I~IV四个等级,其中I级肿瘤生长非常缓慢,手术切除有治愈的可能,II级和III级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而IV级恶性程度最高,平均寿命只有 14 ~ 16个月。

为什么会得脑胶质瘤?

脑胶质瘤的病因尚不明确,总的来说是由于先天的遗传高危因素和环境的致癌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

环境因素:辐射、杀虫剂、饮食习惯(亚硝基化合物如腌制品、发酵的泡菜、隔夜的肉类的等摄入过多,新鲜水果、蔬菜摄入过少)、酒精、烟草摄入、病毒感染等。迄今为止,目前的研究尚不能证实辐射与脑胶质瘤发病相关。但有研究发现,长期使用手机可提高脑胶质瘤的发病率。使用手机超过 25年,或者在20岁前就开始使用的人,患胶质瘤的风险要提高3倍之多。儿童及低龄青少年由于颅骨较薄及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最好限制手机的使用,避免潜在的风险。现在年轻人作息不规律、熬夜、精神压力大等是否会增加脑胶质瘤的发病风险尚不明确,但是上海市抗癌协会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制定的2019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中明确指出,健康生活,避免熬夜是脑肿瘤的预防建议之一。

遗传因素:一些已知的遗传疾病,如神经纤维瘤病(I型)以及结核性硬化疾病等容易发生脑胶质瘤,但对于胶质瘤是否完全属于遗传因素的主导,目前尚无定论。

哪些人会得脑胶质瘤?

脑胶质瘤各个年龄组均可发病,胶质瘤发病年龄有两个相对高峰期,分别是11~20岁和31~40岁,第二个高峰期后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明显下降。其中,最常见的胶质母细胞瘤(胶质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虽然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约2/3集中在45-70岁,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53岁,30岁以下非常少见。

得了脑胶质瘤,怎么治?

脑胶质瘤一般采用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干细胞治疗等个体化精准治疗。因其恶性倾向,任何单一的治疗模式都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以神经外科牵头,联合放疗中心、肿瘤内科、影像诊断科、核医学科、病理科等科室成立了神经系统肿瘤多学科协作诊疗中心,为患者提供综合、全面、以病人为中心的诊断治疗模式。神经外科以精准微创为理念,显微外科为手段,应用最新的莱卡高清荧光造影显微镜、高清神经内窥镜系统、神经导航、神经电生理监测、CUSA(超声雾化吸引器)、术中实时超声系统,为神经肿瘤奠定坚实的硬件系统。对于脑胶质瘤,运用神经导航和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保证精准微创的肿瘤切除;经多学科协作,根据脑胶质瘤分子分型、基因检测,预估化疗药物敏感性,为患者提供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早发现脑胶质瘤?

早期脑胶质瘤可无任何症状,脑胶质瘤导致的症状主要与肿瘤的大小、部位和生长速度有关。随着肿瘤的生长会有癫痫发作(手脚抽搐、面部肌肉抖动等)、精神症状(如性格改变、躁狂发作等),以及其他一些不典型症状如一侧听力、视力下降、部分患者可出现吞咽困难等。晚期症状主要是肿瘤生长较大导致的颅内高压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改变如嗜睡。此外肿瘤导致的占位效应还会导致一侧肢体偏瘫。脑胶质瘤还有一些伴随症状,如记忆力丧失、人格改变、易激怒、尿失禁、说话困难等。

磁共振(MRI)平扫和增强扫描是脑胶质瘤的首要诊断方法。MRI平扫和增强检查不仅可有效地鉴别脑胶质瘤与部分非肿瘤病变,还有助于在术前预测脑胶质瘤的分级,明确脑胶质瘤侵犯范围,帮助肿瘤立体定向活检区域选择,制定脑胶质瘤切除策略以及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

脑胶质瘤术后该如何康复?

应帮助患者树立恢复期的信心。在生活习惯方面,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和悲伤,避免吸烟饮酒等癌症风险因素。在饮食方面,需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多食高蛋白食物,保证良好的营养,减少油脂及脂肪类食品的摄入。

对于术后恢复较好的年轻患者,患者可正常生活,恢复工作。但是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定期复查。对于有癫痫发作的患者应规律服用抗癫痫药物,不可自行停药、加量、减量,避免驾车、游泳等较为危险的活动,一旦再次出现癫痫发作及时就医。部分患者有偏瘫、失语等并发症,出院后需尽早进行相关康复治疗。

需要重视的是,脑胶质瘤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一旦发现肿瘤复发需尽早治疗。对于复发胶质瘤的治疗,如果病情允许可以考虑再次手术治疗;对于没有化疗过的患者,再次手术后可以化疗;对于既往放化疗过的患者,可以贝伐单抗靶向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依托神经介入基础,采用微创的方式经动脉介入灌注给药治疗复发脑胶质瘤。该方法通过微导管将药物注入超选的肿瘤供血动脉,不仅可以局部提高肿瘤内药物浓度,还可以避免全身用药,减少用药频次和总量,从而在提高药物疗效的同时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总之,脑胶质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讳疾忌医,要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一旦发现可疑症状,积极就医,配合治疗,这样才能早日康复。


冯明陶
冯明陶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