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阎玉矿 三甲
阎玉矿 主任医师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普外科

乳腺结节都要手术?明知是良性,切了也更保险?

6234人已读

什么是乳腺结节?

“乳腺结节”是一个广义的影像学检查的报告术语,这个词本身并没有良恶性的导向性!其实就是乳腺肿块而已。它可以是乳腺增生,也可以是良性肿瘤,当然也可能是恶性肿瘤。我们一定要明确一点,乳腺结节不等于乳腺癌!实际上临床工作中,我们遇到的大多数乳腺结节都是乳腺增生结节和良性肿瘤。


检查报告单里的“乳腺结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乳腺增生结节;2. 纤维腺瘤;3.导管内乳头状瘤;4.恶性肿瘤,包括乳腺癌和恶性叶状肿瘤。


一、乳腺增生结节是否最好手术切除?

对于乳腺结节,总体来说,大多数是良性病变。其中最常见的是乳腺增生结节。乳腺增生是女性乳房非常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乳腺组织的异常增殖,或者本应退化的腺体组织退化不完全,都可以称为乳腺增生。包括小叶增生、乳腺导管增生、乳腺囊性增生等。

乳腺增生症病变多弥漫,局部手术切除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该疾病本身并无手术治疗的指征。对于乳腺增生如果手术治疗,也仅仅只是为了避免漏诊、误诊乳腺癌,或切除可疑病变。

乳腺增生在进入青春期以后的各个年龄的人群都可以发生,往往是双乳或单侧多发小结节。进行乳房检查的时候可以发现乳腺增生表现为不同的手感:有些人的增生是成片状的,质地柔韧,很厚实的一片;有些人的增生像一个肿块呈团块状;有些人的增生成串珠样或条索状。无论哪一种乳腺增生,大多数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以疼痛为主!典型的乳腺增生所引起的疼痛,往往在月经之前或者月经期间疼痛会比较明显,月经过后疼痛会逐步减轻。


对于乳腺增生,建议:

1、保持良好的情绪,情绪不佳会影响卵巢功能,导致内分泌水平失衡,增加乳腺增生结节的机会。调整心态,调节情绪,释放心理压力,保持心情开朗,多培养兴趣爱好,在心情不佳的时候通过转移注意力纠正情绪状况。

2、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不要熬夜。长期过度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节律改变,内分泌系统紊乱,从而加重乳腺增生。

3、增强运动,运动可改善身体亚健康,在给大家释放压力、带来自信的同时,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4、注意科学饮食,少吃油炸、高油脂、高胆固醇的食物,适当增加水果蔬菜、粗粮,可多食黑豆、黄豆、豆腐等豆制品摄入。豆制品中含有大豆异黄酮,可能会负反馈抑制女性体内雌性激素分泌,对乳腺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最后,还应该避免服用雌激素类药物、补品、保健品等。

通过以上各方面努力,疼痛会缓解或消失,增生结节也有可能消失,少数情况可以药物治疗。比如采用中药疏肝理气治疗缓解疼痛感,改善症状,具体服药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极少数情况,医生用他莫昔芬这样的拮抗雌激素治疗,但该方法副作用较多,笔者不建议采用。


二、纤维腺瘤是否大多需要手术治疗?

有时候影像报告单里的乳腺结节也可能是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纤维腺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在青年女性,尤其是20~25岁卵巢功能旺盛期女性,月经来潮前或绝经后妇女少见。到目前为止,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目前普遍认为有三方面的机制

1、雌孕激素分泌失衡:雌激素水平相对或绝对升高,雌激素的过度刺激可导致乳腺导管上皮和间质成分产生过度反应,异常增生,结构紊乱,形成肿瘤;

2、局部乳腺组织对雌激素过度敏感:同一妇女的乳腺不同部位的腺体组织对雌激素敏感性不一,敏感性较高的乳腺组织易发生纤维腺瘤;不同妇女乳腺组织对雌激素刺激的敏感性也不同,易感女性得病概率大大增加;

3、饮食习惯及性格特点:大量的高脂肪高糖高蛋白饮食、肥胖、肝功能障碍等,精神抑郁或脾气暴躁等都可能通过影响内分泌水平而增加乳腺纤维腺瘤的发病机会;

4、遗传倾向:有文献报道,20%~30%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存在某些基因异常和家族聚集的倾向。

纤维腺瘤主要为乳房无痛性肿块,很少伴有乳房疼痛或乳头溢液。肿块往往是无意中、洗澡时,或体检中被发现。单发肿块居多,亦可多发,也可两侧乳房同时或先后触及肿块。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常为1~3cm,亦有更小或更大者,偶可见巨大者。境界清楚,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富有弹性,无压痛,活动度较大,与皮肤无粘连。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原则仍是手术切除为主,但并不是所有的纤维腺瘤都需要手术切除!


注意:以下几种情况建议手术:

1.肿瘤≥2cm以上者;

2.肿瘤直径<2cm但定期复查中,肿瘤增大趋势明显, 6 个月内肿瘤最大直径增长≥20%;

3.<50 岁的病人肿瘤最大直径每月增长≥16%;

4. ≥50 岁病人肿瘤最大直径每月增长≥13%;

5. 复杂纤维腺瘤合并硬化性腺病。


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这是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导管内乳头状瘤往往病灶很小,不易扪及肿块。通常患者以无痛性乳头溢液而就诊,在挤压乳腺时液体流出乳头。

文献报道,约57%为血性溢液,49%为浆液性溢液,而水样溢液仅占11%,乳汁样占3%。是否有乳头溢液,主要决定于肿瘤在导管内的位置,发生于大导管者其发生率为70%~85%。年龄分布较宽,以30~54岁多见,占62.7%~67.9%。大导管的乳头状瘤多为单发,而中、小导管者常为多发。单发的乳头状瘤92.2%位于乳晕区,多发性为26%,乳头状瘤很少能触及肿块。周围型乳头状瘤多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由于该病灶恶变风险相对较高,国内报道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癌变率为为5%~12%,国外报道癌变率为15%~33%。所以,导管内乳头状瘤建议手术切除。


四、乳腺癌

往往表现为“无痛性结节”。很多成年女性,经常感到乳腺疼痛难忍,这往往是乳腺增生的表现。对于乳腺科的医生来说,最怕的就是“不痛不痒”的无痛性乳腺肿块!如果发现乳腺肿块,没有疼痛,摸起来有点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这种时候往往要特别警惕乳腺癌的可能。这种情况下的乳腺结节,还需要注意看看有没有乳头的异常,比如近期内出现乳头的偏斜,或者乳头的凹陷,这往往是提示可能有病变在侵犯乳头背后的导管,导致缩短牵拉。当然,如果乳头凹陷是从年轻时就有长期存在,就不必担心。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乳头越来越明显的破溃,长时间不愈合,也要引起足够重视,因为有一种乳腺癌就是表现为乳头湿疹样破溃!

此外,皮肤的异常也要重视。女性正常的皮肤本来是比较圆润光滑,如果近期出现一些像酒窝一样的征象“酒窝征”,或者出现橘皮样的改变,皮肤的毛孔变得粗大,看上去比较厚实,这往往也是乳腺癌很有特异性的征象“橘皮征”, 这提示乳腺癌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大,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基于以上几种常见的乳腺结节,有的情况确实需要积极地手术切除,大多数情况并不一定要选择手术切除,可以通过自身在饮食、生活习惯、情绪等方面调理,或者辅以药物治疗,甚至都不必要、也不可能追求一定要采取干预,直到结节消失!很多情况下,乳腺结节是可以和我们“和平共处”的。

因此,我们认为,既不要对乳腺结节置若罔闻,也没必要过分强调 “不管良性、恶性都不能留”,这有“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网一个”之嫌,容易导致另外一种极端现象,那就是,让广大女性朋友十分恐慌和焦虑,频繁地奔波于医院做检查,或者主动要求一些不必要的手术,造成人为的时间、经济浪费和医疗资源的过度使用。


乳腺专家建议

如果发现乳腺结节,应该找乳腺专科医师认真检查,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不偏不倚的临床干预措施!作为广大女性朋友,以下关于乳腺结节的检查结果判断和处理建议可以作为参考,祝大家健康!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阎玉矿
阎玉矿 主任医师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