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膀胱癌的症状和治疗
膀胱癌早期常无症状,40岁以上出现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应考虑到泌尿系肿瘤的可能性,最终依靠膀胱镜检查结合组织活检进行确诊。膀胱癌也因反复血尿、尿潴留、尿中腐肉、贫血、肾积水、耻骨上包块就诊,病人往往是浸润性膀胱癌晚期,预后不良。随着超声、CT等影像学技术的提高以及人民体检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膀胱肿瘤被发现。根据最新膀胱癌TNM分期,T1期肿瘤侵及上皮下结缔组织,T2期肿瘤侵及肌层。临床上习惯把原位癌(Tis)、非浸润性乳头状癌(Ta)及T1期肿瘤成为表浅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对于表浅型膀胱癌,尤其是低分级肿瘤,临床上常常采用保留膀胱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优点,术后结合膀胱灌注化疗,治疗效果和预后均比较满意。但膀胱肿瘤具有多中心、易复发特点,Ta期患者约5%可发展为浸润性癌,T1期患者3年的复发率约为80%,进一步发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几率高达50%。一般来说,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大概会有30%左右的患者已出现淋巴结转移,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侵犯到浅肌层还是深肌层,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治疗的标准手段,已取得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临床效果。1992年parra等首次描述了一例女性患者腹腔镜膀胱切除病例,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创伤小,能够更精准的处理盆底深处、前列腺尖部等重要解剖结构,具有出血少、减轻疼痛、肠蠕动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我们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将手术步骤进行程序化设计,实行程序化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有效的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的发展。

手术Trocar位置,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减少患者创伤。
本文是晋连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