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虎 三甲
王虎 主任医师
汕大附一院 骨科

“隐秘的角落”---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汕大附一骨科王虎主任医师讲解

1360人已读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extreme lateral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类型,指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物位于椎间孔内(里)或者外侧,压迫发至同一椎间隙水平的神经根。它最早由Abdullah等于1974年报道,目前国内外报道其发生率各不相同,大体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11.7%,且好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来说,极外侧型以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症状,休息时也会发生,尤其时夜间更为显著,部分患者会出现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与临床上常见的后外侧型突出有所不同,极外侧型可分为椎间孔内突出型和椎间孔外突出型,其突出髓核压迫上一椎间隙神经根走行于椎间孔处或椎间孔外,如 L3-4间盘突出压迫L3神经根,L4-5L5-S1间盘突出分别压迫L4L5神经根。在发生率方面,L4-5节段较为多见。

由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对于其他类型如中央型、旁中央型、(后)外侧型来说病例较少,临床医师常常因为对这特殊类型的认识不足而导致漏诊或误诊从而延误治疗。当遇到较重腰腿痛伴相应神经根受损表现而MR未见相应椎间隙有明显椎间盘突出时,应考虑下位椎间隙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下面分享两例我院骨科团队遇到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通过微创内镜技术成功为患者解除病痛,达到理想效果。

患者陈女士,70岁老年女性患者,反复腰痛30年,加重伴右下肢疼痛20天,辗转多地就诊后疼痛仍缓解不明显,最后患者到我院就诊。脊柱外科王虎主任医师接诊后发现患者症状与影像表现不甚相符。患者影像学提示多发椎间盘突出,L4-5椎间盘突出明显,但查体发现患者右侧膝反射减弱,右足背伸肌力III级,跖屈肌力II级,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将患者收住院后重新检查腰椎CTMRI后发现该患者是少见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髓核压迫上一走行于椎间孔的神经根,即L4神经根。明确诊断后最后通过腰椎间孔镜微创技术行L4-5突出髓核摘除术。 术后患者腰腿痛症状明显缓解,术后效果佳,患者术后第一天就可带腰围下地行走,术后第二天即可出院。

第二例是位66岁的老年男性患者。因反复腰腿酸痛10年,突发右下肢剧痛2天来我院就诊。该患者10年前出现腰腿部疼痛,未重视,2天前腰痛症状加重伴右下肢剧烈疼痛,夜间疼痛难以入睡。查体发现右臀部及小腿外侧麻木不适,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40°阳性。入院后完善MR检查后发现该患者也是比较少见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

明确诊断后王虎主任医师团队决定采用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治疗该患者。椎间孔镜技术通过1cm的切口建立工作通道解决显著的腰腿痛问题。该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术后第一天即可佩戴腰围下地行走,患者满意度较高。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突出类型,容易被漏诊或误诊。因此,当遇到腰腿痛较明显并有神经根损害症状的患者,而CT、MR检查未见相应椎间隙有明显腰椎间盘突出,且经过多次保守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是否存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可能。由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症多引起持续剧烈的下肢反射痛,故临床上主张采取手术治疗。


王虎
王虎 主任医师
汕大附一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