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景城 三甲
刘景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小儿肾病内科

疫苗相关知识解析

2532人已读

前不久,新冠疫苗上市了,我国各地正在有序推进重点人群新冠疫苗的接种。但是也有不少人对新冠疫苗有着诸多担心:我国的疫苗为什么和美国的不同?病毒都变异了,疫苗还有效吗?现在就来科普点儿疫苗的小知识。

1.疫苗的种类有哪些?

疫苗的种类分五种。疫苗的生产采用了五条技术路线开发,我国是五条路线齐发,目前我国注射的疫苗,就是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1)灭活疫苗: 体外培养病毒,用杀灭的病毒,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2)重组蛋白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在体外制备病毒的S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3)腺病毒载体疫苗: 将S蛋白的基因装入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送入人体,在体内产生S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4)核酸疫苗: 将编码S蛋白直接注入人体,利用人体细胞产生S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5)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 利用减毒的流感病毒作为载体,携带S蛋白,刺激人体产生对抗新冠病毒的抗体。

我国目前使用的国药集团和科兴公司生产的疫苗是第(1)种类型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美国辉瑞生产的是第(4)种类型的核糖核酸(mRNA)疫苗,要求-70℃运输,否则很快失效。

2.疫苗作用的原理是什么?

病毒就是一个DNA或 RNA 套着一个蛋白质的外壳,进入宿主体内后就开始伪装自己,利用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完成生命活动,之后细胞分裂时,产生和它自己遗传信息一样的病毒,开始攻击正常细胞,最终占山为王,但正常人的免疫系统功能是完善的,遇到病毒时会产生抗体,并记住它的长相特征,病好后下一次再碰到它,就能直接在茫茫的细胞”群”内一眼认出它,识别出来干掉它。灭活疫苗就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无害病毒,注射到人体后,不会致病,但能让人产生对抗病毒的抗体: B细胞是抗体形成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一种,能产生对抗病毒的抗体,并能让人记住它,当病毒进入人体后,疫苗产生的抗体就会干掉它。疫苗的五种类型,无论是哪种研发途径,出来的保护率如何,做出的疫苗本质上都还是一种化学试剂,温度、保护途径、药与玻璃管接触的时间,都会直接影响它的药效。疫苗玻璃瓶是二氧化硅的硼硅玻璃类、耐水性为中硼硅的玻璃瓶为最好,不会析出”碱”而降低药效,我国有生产技术成熟的高质量疫苗,但目前中硼硅玻璃瓶的生产比疫苗更困难。

3.我国使用的新冠疫苗安全吗?

我国目前使用的是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一种疫苗制备的成熟技术,比较安全可靠。

疫苗在上市前都经过动物实验、人体预测试实验、人群Ⅰ/Ⅱ期、Ⅲ期临床试验,疫苗安全性得到了多次验证。

从2020年7月到现在,国内已经完成了4000多万剂次的新冠疫苗紧急接种工作,除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外,目前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

4. 我国首款新冠疫苗保护效力如何?

2020年12月30日我国第一款新冠疫苗国药集团新冠疫苗,已获国家药检局批准附条件上市,12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后新冠疫苗的免费接种工作正在全国各地快速有序推进。我们现在可以说已经有了可观的效果。

国药集团的新冠疫苗,根据Ⅲ期临床试验期中数据,其保护效力为79.34%,这意味着有79.34%的受试者,因为接种了疫苗而受到保护,也就意味着可以显著的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发病人数,可以减少轻转重症的病例,即可以明显的减少死亡率。

5.接种新冠疫苗对当前疫情有什么作用?

我国疫苗实验报告为79.34%的保护效力,这一数据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不低于50%的标准。钟南山院士指出,我国的疫苗,对于全部轻症75%以上的保护率(效力),对于重症,保护率几乎100%,我们国药及科兴两款疫苗,出现重症进ICU 监护室者为0,如果覆盖率50%以上,就可以实现群体免疫。疫苗的保护力越高,就可以越快越高效地实现群体免疫。张文宏教授指出:疫苗的覆盖率比保护率更重要,更要重视覆盖率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公共卫生措施,严格执行个人卫生要求,消毒隔离,加强检测,社区管控等,有效地发挥着管控病毒感染的作用。提高疫苗对中国人群的覆盖率,整体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疫苗注射能够达到高覆盖,人际间就可以适当流通。

此新冠病毒非常难以对付,它的传播方式多样化,因此,切不可掉以轻心。大流行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甚至会长期共存,但有疫苗的保护,就不会再出现现在这样强传播、高发病的态势,可以基本恢复到生活的常态。

6.国内疫苗对国外变异病毒有效吗?

目前已经有50个国家发现了英国新冠病毒变异毒株,英国又发生了变异毒株的突变,20个国家发现了南非变异毒株。现在新冠病毒虽然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目前已知的各种病毒变异毒株包括美国、英国(N 501Y )、南非(E 484K )巴西、俄罗斯、奥地利等多国病毒株进行交叉中和试验显示,我们的新冠灭活疫苗均能完全中和。新冠灭活疫苗特异性抗体识别能力未受影响,对变异病毒和其他国家来源病毒均有效。

7.为什么说新冠疫苗对变异毒株仍然有效?(1)在最好的情况下是抗体完全阻断s蛋白

我国首发的两款疫苗是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即无害的新冠病毒,疫苗进入体内,刺激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中和抗体是最关键的,因为他们可以阻止病毒进入细胞。中和抗体是在接触细胞ACE2结合区域产生的,即疫苗起效产生的靠近受体结合域的S 蛋白。当新冠病毒进入体内时,最关键的S 蛋白是那些靠近受体结合域(RBD )产生的S 蛋白,也就是中和抗体,能够在ACE2区域,与病毒RBD 的S 蛋白发生中和作用,可以完全中和阻断入侵病毒的刺突S 蛋白(病毒RBD 是与ACE2结合的区域,也是与中和抗体结合的部分)阻止病毒进入细胞。如果疫苗产生的中和抗体S 蛋白有效,疫苗就可以阻止病毒复制和防止出现症状。这是我们希望的最好情况。

(2)疫苗对目前变异毒株的中和作用有效:

疫苗RBD 区域的S 蛋白是疫苗起作用时产生的中和抗体,这些抗体在与ACE2受体结合区域,通过中和过程阻止病毒进入要攻击的细胞。该中和抗体是最关键的,因为病毒RBD 区域是变异病毒的好发部位。西班牙新冠病毒专家阿道夫.加西亚.萨斯特雷解释说英国的变异毒株被称为VUI 2020/1201,它的S蛋白(即刺突蛋白)序列中有9个突变,如果病毒的s蛋白发生变化,其新变体中就积累了很多突变,这时疫苗产生的抗体,在识别这些突变时,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那些靠近受体结合域(RBD )的突变。RBD 是与ACE2受体结合的区域,也是与中和抗体结合的部分,如果他们有效,就发生中和效应,疫苗产生的抗体(S蛋白中和抗体),就可以通过中和过程,阻止病毒进入细胞,防止病毒复制和出现症状。在病毒进化过程中,该S蛋白经历许多变化是正常的,到目前为止,在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中,已经观察到其4000多种不同的突变。多数突变不会导致病毒性质变化且无害。但有些突变会影响病毒识别细胞的方式,即增加其传播能力,或影响s蛋白序列,从而可能降低抗体对该蛋白的识别程度,令疫苗的效果降低,但不会完全消除抗体的中和能力。

(3) 突变能否使疫苗完全失效拭目以待:

突变完全消除抗体的能力是很难发生的,因为疫苗产生的抗体极其多样,且数量超过突变的数量。有报道指出,疫苗不会产生针对s蛋白的单一类型的抗体,而是会产生大量或过量的抗体,因此病毒变异可以降低抗体的中和度,但不能消除抗体。目前认为该变体不太可能完全逃逸抗体,以至于需要研发新的疫苗。但是也要提高警惕,我国的策略是密切关注,严防死守,对于境外输入,我们口岸的监控和筛检措施非常得力,有效的防止了变异病毒在国内持续的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各国研究机构、疫苗生产企业等都在密切关注新冠病毒变异情况,也在开展相关研究,时不我待,这将为后续疫苗的研发及应用提供预警和科学分析依据。

8.疫苗接种后多久产生抗体?

中国新冠疫苗世界接种4000多万人次,抗体保护水平近90%,接种新冠疫苗后一般10~14天 可以产生抗体。接种第一剂次后至少间隔14天接种第二剂次,大约两周后,接种人群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

目前证据显示,抗体在6个月以上仍能保持较高水平,已有统计8个月的接种者抗体水平仍在90%以上,早已达到世卫组织的要求。

9.接种新冠疫苗有哪些不良反应?

我国目前两种疫苗均安全有效,全球接种我国灭活新冠疫苗4000万以上,一般不良反应率同我国2019年上市的其他疫苗基本一致,严重不良反应率略低于2019年上市的其他疫苗,不良反应率不高于流感疫苗。钟南山院士指出: 据统计轻症反应,低烧、局部或胳膊轻微疼痛,占6/万,重症反应1/百万。张文宏教授指出,灭活疫苗整体上是安全的,只有短期风险,比如可能造成过敏或局部疼痛,这些不是这个疫苗独有的,所有疫苗都这样。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比保护率更重要,提高覆盖率在60-70%以上,可以足以构建我国的疫苗屏障,早日实现群体免疫的效果。

10.接种疫苗前后需要注意什么?

(1)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前,接种医生会询问健康状况,请如实告知相关信息。

(2)接种完成后,需现场留观30分钟(一般不良反应会在30分钟内出现),接种当日注射部位保持干燥并注意个人卫生,适当安排休息。

(3)接种后一周内避免接触个人既往已知过敏物及常见致敏原,尽量不饮酒、不进食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食物,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

(4)接种后2-4周,仍需实行陪戴口罩等个人卫生措施,但期间如果受种者已被感染,正好处在一个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发病的前期,疫苗接种后巧合发病,这属于疫苗的偶合反应。它不是疫苗接种引起的,与疫苗无关,也不属于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但需提高警惕。

11.新冠疫苗需要每年接种吗?

通常情况下,病原体、疫苗特性、受种者状况等因素影响疫苗的预防接种效果。

流感病毒变异比较快,流感疫苗保护效期较短,因此需要每年进行接种。目前新冠病毒也出现了变异毒株,而且英国的变异毒株又出现了突变,给疫苗的持续效果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是否每年都需要接种?需要继续观察研究。

新冠病毒疫苗是否会像流感疫苗一样每年接种,需要继续针对病毒变异对疫苗接种效果的影响和疫苗的保护持久性等方面开展研究。

12.哪些人不能打疫苗?

(1)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者;

(2)急性疾病及ICU重症监护的患者;

(3)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复发或持续不能缓解者;

(4)体温≥37.3℃正在发热的患者;

13.疫苗接种证明能代替核酸检测证明吗?

不能代替核酸检测证明。接种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风险,但任何疫苗的保护效力都不能达到100%,必要时仍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核酸检测。(具体请参照目的地的相关政策)

14.感染了新冠病毒者要接种疫苗吗?

新冠病毒属于全球大流行的严重传染病: 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人传人、物传人、环境传人,传播途径复杂多样。新冠病毒首次来到人间,人群普遍易感,都没有免疫力。但在感染新冠病毒后,人体就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这部分人群通常不属于疫苗接种对象。因此,对于接种前已知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等核酸阳性及抗体阳性者,目前不建议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于没有明确感染新冠病毒或患过新冠肺炎,但抗体已经消失的人群,符合接种条件者均可接种疫苗

15.如何有序参加新冠疫苗的接种?

新冠疫苗的接种都是在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准的接种单位进行。当前新冠疫苗接种的范围是18-59岁之间的人群,儿童不包括在内,我的儿童肾脏疾病的患者,有慢性肾病综合征基础病的患儿,不要抢先接种新冠疫苗,尤其是肾病儿童多有过敏体质,更要慎重行事,优先接种那些基层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公共交通司机,社区服务人员,按照规定,有序接种。大多数重点人群的接种,由重点人群所在的单位组织进行,可关注当地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相关服务的官方信息。无论是刚刚接种新冠疫苗者,还是未接种者,还是我们的肾脏病儿童,现阶段都不能松懈,境外输入还在继续,任何疫苗保护率都不是百分之百。因此,我们要继续坚持:

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

参考文献

1. 疫情研判《面对面》冯子健 2021-1-17

2.新冠病毒都变异了,疫苗还有效吗?疫苗的11个热门问题... 微医健康 2021-1-20

3.新冠病毒突然变异,疫苗还有用吗?西媒给出答案...2021-1-17

4.钟南山:中国两种疫苗均安全有效《中央财经》 2021-2-1

5.《疫苗覆盖率比保护率更重要》张文宏微博2021-2-1

6.?疫苗打还是不打呢?腾讯新闻 2021-2-10

7.英国最担心的事情发生,变异病毒出现新突变 2021-2-11?

刘景城?2021-2-14


刘景城
刘景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小儿肾病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