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痔的基本知识
痔(Hemorrhoids)
痔是肛门直肠周围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国内的数据显示,肛肠疾病患病率高达50.1%,患病率远远高于一般常见疾病,且肛肠疾病患者中98.09%有痔疮症状。痔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性别,据推测,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至少有50%的个体曾出现过与痔相关的症状。
痔的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遗传、解剖学特点、营养、职业、气候、心理疾患、高龄、内分泌改变、食物及药品、感染、妊娠、运动、咳嗽、努挣排便、呕吐、紧身衣服、便秘等。
形成痔的病因有主要四种学说:1.内痔静脉丛-即痔上与痔中静脉属支所形成的血管网静脉的异常扩张;2.肛垫部位的动静脉吻合的异常扩张;3.肛垫向下移位或脱垂;4.起固定作用的结缔组织系统的破坏。
痔的临床表现:根据痔的分类分型、严重程度而多种多样,常见的表现有肛门肿块、肛门出血、大便带血、肛门疼痛等,严重者可导致大便困难、贫血。
痔是否需要手术:应根据痔症状对患者的影响程度决定:1.对外观、肛门不适感非常在意,影响日常生活、休息;2.严重的脱垂、水肿、嵌顿;3.反复、长期的疼痛、肛门分泌物、出血。
目前较为推荐的手术方法:痔切除术(外剥内扎)、痔上直肠粘膜环切术(PPH)、痔弹力线套扎术、痔芍倍注射术、胶圈套扎术、硬化剂注射术、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经肛门痔动脉结扎术等等,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由手术医生选择具体手术方式,还有一些如冷冻治疗、红外线凝固治疗等治疗尚不是推荐治疗手段。
痔手术的目标:1.消除症状(如疼痛、出血、嵌顿、肿块);2.改善外观(如脱垂、皮赘)
痔手术只能解决目前存在的痔,不能起到预防复发的效果,也就是说,痔是没有所谓的“根治术”的。
术前准备:1.术前相关血液学检测、心电图、胸部X线或CT检查,如反复大便带血,需行结肠镜检查;2.术前晚口服泻药或灌肠行肠道准备;3.术前6小时禁食水
术后治疗:术日补液、止血、止痛治疗,口服药物止痛消肿、保持大便软化、伤口换药、肛门熏洗坐浴治疗,定期复诊;
痔术后愈合时间约在4~6周左右,术后除药物、坐浴、换药等常规治疗外,保持大便湿润、软化、成形;良好的排便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及作息时间同样是影响术后愈合的重要因素,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1.正常的三餐规律进食,适当增加粗纤维食物和水分摄入,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尤其应杜绝饮酒、吸烟;2.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劳累,避免久站、久坐,尽量保持肛门的通风、干燥(衣物穿着避免过紧、过厚);3.坚持每日定时排便,排便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避免大便干结、稀便;4.坚持定期复诊,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处理,避免假性愈合。
本文是张军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