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能把阴天看成下雨,更不能把“危险因素”看成是病
大一教授:你好?
我完全同意你不与慢性病为敌,要与慢性病为伴,合理管控,正常生活的观点。
由于检查设备的使用,现在,要想证明一个人没有任何病,很难。要想证明一个人有病,很容易。
你身体再棒,也经不住B超、CT、MRI、DSA和各种化验的考验。如果按照正常标准,可以证明人人都有疾病,特别是中老年人。
加上,有的单位把体检当成生意做。
加上,有的人本来就为本没有任何症状的检查中偶然发现的异常非常敏感。
加上,有的医生也不了解检查中发现的异常,如脑内脱髓鞘啊,脑萎缩啊,腔隙性梗塞啊,某条脑血管狭窄啊等等。常常会把危险因素当成疾病,把阴天看成已经下雨。
在社会上,如果一个人,还没有下雨,就穿上雨衣,撑起雨伞,穿上胶鞋,那大家一定会认为他是“神经病”,但在治疗疾病时,这样的“神经病”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也没有感到大惊小怪。这真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
还有就是,把老看成是病,老就是老,和年轻就是不一样,根本不能用年轻人的标准去衡量一个老年人是否正常。我们看到自己脸上有皱纹,头发变白了,从来不会去担心害怕,但看到自己颈内动脉有一个斑块,就天天惶惶不可终日。这完全没有必要嘛。你看看你们家的水管,看看你们家的茶壶嘴上是否有水锈,这斑块不就是血管用时间长了的变化吗?如果都没有变化,那秦始皇到现在恐怕还活着。
因此,我完全同意大一教授的与慢性病为伴,不能与慢性病为敌。你与它为敌,过度治疗它,它一定也以你为敌,更加伤害你的健康。
有一个59岁的干部,没有任何症状,却强烈要求体检中增加一个脑血管检查项目。MRA检查发现她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她又强烈要求放支架。支架术中,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昏迷,一周后就……
她爱人后悔得哭天喊地的。
实际上,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是正规抗栓治疗无效的 症状性 颅内供血动脉的严重狭窄。她一条也套不上。这又是何必呢?


本文是冯周琴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