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一半的食管癌在我国,该如何防?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位居全部恶性肿瘤的第六位和第四位,每年大约有25万新诊断的食管癌病例,占了全球食管癌病例的一半。
在我国,约有90%的食管癌患者确诊为鳞癌。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男性高于女性。食管癌的预后较差,在我国5年生存率仅为30.3%
我国每年新发食管癌占全球食管癌病例数的比例超过50%!这其中,虽然有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的原因,但是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都是全球国家中最高的,所以正确的认识食管癌,预防食管癌显得尤为重要。
早期食管癌的症状
早期食管癌临床上症状常不明显,主要的特征症状包括:
1.吞咽出现哽噎感。食物通过缓慢并有轻度哽噎感。
2.食管内出现异物感等。
3.咽下痛。疼痛呈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进食粗糙、过热或有刺激性的食物时疼痛尤为显着。
4. 咽部干燥发紧。
5. 胸骨后不适、闷胀。
可能导致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目前食管癌的病因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
1. 饮酒:有研究表明饮酒可显着提高食管癌的发生率,可使食管癌发生风险提高2 -3.5倍。
2. 吸烟:吸烟是引发食管癌的高危因素。香烟的烟雾和焦油中含有苯并芘、多环芳羟、亚硝胺等致癌物。每日吸烟支数越多,吸烟的年限越久,相较非吸烟者而言,吸烟者的食管癌死亡相对危险度就会越高。
3. 不当饮食,喜吃硬食、烫食、油炸或腌腊食物。硬食或热烫饮食会导致黏膜受损;油炸食物中含有大量苯并芘等致癌物质;腌腊食物中亚硝胺含量较高,其与食管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最新有研究表明食管癌的发生和某些特定的口腔细菌感染情况呈正相关关系,所以良好的口腔环境也是值得重视的;长期食用霉变食物。霉变食物中含有致癌作用的霉菌。饮食相关的危险因素还有不按时就餐、常期饮食不规律、进食过快、咀嚼槟榔或烟丝等。这些不良饮食习惯对食管造成不良刺激,使其发生慢性损伤,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也可能增加食管癌的发生率。
4. 相关疾病因素,譬如胃食管反流、食管炎、白斑、息肉、憩室、贲门失弛缓症、Barrett食管和口腔疾病等都会增加食管癌的发生率。
5. 遗传因素,相关研究表明食管癌存在家族聚集现象。有食管癌家族史的人,其发病风险较一般人增高。
食管癌的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饮食,如忌吃粗、烫食物以及注意个人口腔卫生等。
2. 戒烟限酒。
3. 食用新鲜水果、肉蛋奶类食品以及豆类食品,是食管癌易发患者的保护因素。食用葱蒜也属于一种保护因素;远离亚硝胺与霉变物质:禁食隔夜蔬菜、腐烂水果、发霉的食物,以及少食腌菜,煎、炸、烤的食品。
4. 同时加强体育锻炼。
5. 积极预防、诊治与食管癌发病相关的疾病。
6. 胃镜检查是发现早期食管癌至关重要的手段。
对于食管癌,做好预防措施最为关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健康的根本!
本文是李高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