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剖宫产切口憩室---治疗方法
一名患者,剖宫产术后1年,月经复潮后,每次月经阴道出血5天后仍然淋漓不尽至12-15天,这种情况让患者非常苦恼,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剖宫产切口憩室,记住是原因之一哦。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这类疾病的治疗方法供大家了解,以方便日后在跟医生沟通病情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医生给予的指导建议。 剖宫产切口憩室(cesarean section scar diverticulum, CSSD)是指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切口部位向外膨出形成囊袋状,可引起女性月经间期出血。近几年来中国大陆剖宫产率曾一度高达50%,因此,剖宫产切口憩室已成为常见疾病。


剖宫产切口憩室的主要症状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憩室引流不畅起到蓄水池作用及憩室凹陷内出血是最主要的两个发生机制。此外,瘢痕周围组织收缩力差及憩室内内膜层剥脱与子宫内膜剥脱不同步也被认为是可能的原因,憩室越宽可能导致出血时间越长。

目前主要的药物治疗方法是雌孕激素周期药物治疗(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cycle therapy, EPT)。药物治疗方式简单并且安全,治疗期间阴道不规则出血能够得以改善,但长期疗效欠佳。 手术治疗主要有宫腔镜下切口憩室引流法、经阴道或经腹剖宫产切口憩室切除修补术、宫腹腔镜下剖宫产切口瘢痕切除修补术,各有利弊。 宫腔镜下切口憩室引流法术可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实践中发现,部分患者采用该方法治疗后缓解了。但同时也有部分患者由于切除瘢痕后切口变宽,更易于发生憩室炎症伴发腹痛,阴道出血时间没有改善,甚至延长;另一方面,后续如仍有妊娠需求,再次妊娠时切口更加薄弱,发生子宫破裂风险增加。 经阴道剖宫产切口憩室切除修补术具有一定的优势,外观无伤口,但视野狭窄,切除范围相对局限。 经腹切除修补术视野开阔,切除和缝合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但体表伤口大,患者多较难接受。 宫腹腔镜下剖宫产切口瘢痕切除修补术将憩室凹陷切除后缝合,能够较彻底解决子宫下段薄弱环节,3月后超声复查显示大于70%的患者切口愈合良好,阴道不规则出血也明显减少;此外,宫腔镜下透光试验可以更清晰地分辨憩室边缘,腹腔镜下操作空间宽阔。这类手术具有显著的治疗优势,但其较明显的弊端是诊疗费用升高。 剖宫产切口憩室应以预防为主,能顺产的孕妈妈们不要因为害怕疼痛等等一些非医学指征就想要剖宫产了。已经出现上述症状的朋友们,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上,还是需要到医院就诊,请医生帮忙针对具体病情而进行个性化治疗。 祝大家身体健康!
本文是范登轩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