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CT报告的解读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TCT检查,是筛查宫颈病变的一种常用方法。检查时妇科医生使用特质的宫颈细胞刷在宫颈口轻轻刷取表层细胞,然后将细胞刷放入保存液中,送至病理科进行检查。病理科医生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术制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宫颈细胞,并进行诊断。
很多病友朋友拿到TCT报告单后非常困惑,不知道如何解读,甚至可能忽视了异常的结果,错过了重要的治疗时机。那么,TCT报告单到底该如何解读呢?
TCT报告通常会有以下几种结果:
1、未见明显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
如果是这种情况,说明本次送检标本中未发现宫颈病变,只需要定期复查。
2、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
这表示宫颈细胞可能发生了病变,建议进一步检查。
引起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的原因有很多,可能因为炎症刺激引起细胞病变,炎症消退后细胞形态恢复正常;也有可能因为HPV感染,此时建议您进一步做HPV分型检测,如果是阳性,尤其是HPV16和18型,则需要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如果HPV为阴性,可根据医生建议3-6个月后复查TCT。
3、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这表示有异常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可能是HPV感染引起宫颈细胞形态学改变,需要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及可疑病灶的活检,确定宫颈病变情况。
4、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ASCUS-H)/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这两种结果表示宫颈细胞可能发生了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必须做阴道镜检查及可疑病灶活检,视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制定下一步的治疗计划,必要时可直接做诊断性锥切。
5、非典型腺细胞(AGC):
结果表示宫颈的腺细胞出现了异常,可结合HPV结果行阴道镜检查及组织活检。
大于45岁的女性中,如果报告中标记查见子宫内膜细胞,应结合月经情况及宫腔镜检查结果综合评估。
近年来,宫颈癌有年轻化趋势,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必要条件,HPV检测联合TCT检查更有助于发现宫颈癌前病变。随着宫颈检查的普及和HPV疫苗的出现,宫颈癌筛查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本文是田秋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