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毒性心肌炎需要做什么检查?
心肌炎是心肌的炎症性疾病,大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即为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有:柯萨奇B组病毒、孤儿(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其中柯萨奇B组病毒是最主要的病毒。因细菌、真菌引发的心肌炎较少见。心肌炎也可因药物、放射、结缔组织病引起,为非感染性心肌炎。
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见心影增大,有心包积液时表现为“烧瓶心”。
心电图:常见ST-T改变,包括ST段轻度移位、T波倒置或降低;可出现各种
心律失常
,尤其是以室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多见。
超声心动图:可正常,也可有左心室增大、室壁运动减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附壁血栓等表现。
心脏磁共振:对心肌炎诊断有较大价值,但价格昂贵。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可有心肌肌酸激酶(CK-MB)及肌钙蛋白(T或I)增高。
病毒血清学检查:仅对病因有提示作用,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心内膜心肌活检:为有创检查,本检查主要用于病情危重、治疗反应差、病因不明的患者。活检还有助于判断病情及预后。
非特异性炎症指标检测:C反应蛋白等非特异性炎症指标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症状
体征
临床上病毒性心肌炎大多以心律失常为首发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阿斯综合征。该病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与部位,轻者可完全没有症状,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和猝死。多数患者常在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史,如发热、全身酸痛或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后来可能会出现心悸、胸痛、胸闷甚至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以房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心律失常最常见;听诊:闻及第三、四心音或奔马律;心力衰竭
患者可有肝大、颈静脉怒张和双下肢水肿等表现;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体征。
本文是贡鸣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