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苏宇雄
苏宇雄 副主任医师

上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方法

7771人已读

由于肿瘤治疗等原因造成的上颌骨缺损,给患者带来严重的颌面畸形和功能障碍。修复重建的方法选择如下:

1. 膺复体修复上颌骨缺损

传统的上颌骨缺损采用膺复体修复,如中空式义颌。膺复体修复的固位方法是通过健侧或同侧残余牙固位、鼻底固位、组织倒凹固位的方法,达到隔离口鼻腔,解决发音和吞咽等问题。上颌缺损的大小决定了膺复体修复的难度及效果。缺损区越大,则修复的效果越差。较大缺损区,修复体缺少有效的骨支持, 承受力不够,难以获得有效的固位与稳定,修复体在行使功能易出现下沉及翘动,容易诱发黏膜炎,损伤支持组织,在恢复咀嚼功能方面常不满意。但迄今为止,膺复体依然是上颌骨缺损最简单易行和有效的方法。

2. 带蒂组织瓣修复上颌骨缺损

带蒂邻近组织瓣在上颌骨缺损的修复中应用较广,其中以颞肌筋膜瓣应用较多。颞肌筋膜瓣具有血供丰富,成活力强,质地均匀,表面筋膜易上皮化等特点。颞肌筋膜瓣修复上颌骨缺损,在外形上和功能上较为理想。颞肌筋膜瓣填塞修复能恢复上颌区的丰满度,保持上颌骨外形,防止眼球下沉,减少复视现象发生。颞肌筋膜在术后6~8周完成上皮化,后期可以在上皮化的组织上进行义齿修复, 恢复外形较满意。颞肌筋膜瓣切口设计于发际内, 切口隐蔽。手术方法简单,安全。颞肌筋膜瓣同时可携带颅顶骨形成复合组织瓣修复上颌骨缺损,缺点是颅骨外板塑形困难、松质骨少和易暴露硬脑膜。

3. 血管化复合组织瓣同期种植体修复上颌骨缺损

目前用于上颌骨重建的游离骨瓣有肩胛骨肌皮瓣、背阔肌骨肌皮瓣、带桡骨的前臂皮瓣、腓骨肌瓣、髂骨肌瓣等,其中以髂骨瓣和腓骨瓣应用为多。目前,该方法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多,对恢复患者的外貌,关闭口鼻交通,恢复咬合功能方面,取得较满意效果。

苏宇雄
苏宇雄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