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罗先勇 三甲
罗先勇 主治医师
郑大一附院 小儿外科

儿童石膏固定注意事项

1988人已读

儿童石膏固定注意事项


儿童四肢骨折或骨骺关节损伤先天性骨关节畸形,无论通过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术后常常需要佩戴石膏,可以这样说“石膏是儿童骨科医生的一大法宝”,孩子好动的天性是家长和医生需要考虑的问题。保守治疗的孩子通过石膏固定可以达到骨折愈合、畸形矫正的效果,手术治疗后的孩子通过石膏固定可以避免骨折再移位的风险。因此,石膏固定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治疗方式。

一、常见的儿童石膏固定方式有哪些呢?

  1. 上肢石膏后托或跨肩关节的O型石膏。

  2. 前臂石膏后托或U型石膏

  3. 下肢长腿、短腿石膏后托或前后托

  4. 小腿U型石膏

  5. 上下肢体地高分子管型石膏

  6. 人类位或单髋人字管型石膏

  7. 马蹄足矫形石膏

二、石膏固定后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目前临床上用的石膏材料有1.硫酸钙成分的普通白石膏,2.聚氨酯成分的高分子石膏。前者沉闷不透气,易脏,易折断,不能见水,但贴附性佳,塑性能力好。后者轻便透气,耐脏,坚固,见水不变形,但贴附性欠佳,塑性能力差。无论是何种石膏,只要医生根据病情掌握好固定方式,用起来都能得心应手,但由于石膏固定常常需要1~2个月的时间,因此出院后需要家长自行护理,仍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家长知晓。

1.对于骨折治疗或畸形矫正后石膏固定的孩子来讲,患肢的肿胀在固定的前三天最明显,并且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消除,这时候对于医生来讲最关心肢体末端的血运,比如手指或足趾的颜色,桡动脉或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对于住院观察的孩子来讲,医生每天查房都会观察,而对于保守治疗非住院的孩子来讲,孩子的肢体末端血运需要家长自行观察,如果出现肢体末端疼痛、麻木、发绀或者出现肿胀并进行性加重,则需要及时返院复查,可能是石膏过紧导致,需要及时拆除石膏或松解绷带。

2.石膏固定之后如何快速消肿也是家长关心的问题,首先将孩子的患肢抬高,如上肢悬吊于胸前,肘部垫高,高于心脏水平,小腿或足部垫高等都可以促进血液回流,利于消肿。同时孩子主动的肢体活动,如手指抓握或足趾伸屈活动可以促进肌肉肌腱的运动,促进血液回流,防止血栓形成,但避免做大幅度的运动,所有的康复锻炼需要在拆除石膏之后进行。

3.对于马蹄足石膏治疗的孩子而言,由于年龄偏小,尽量平躺减少活动,减少竖抱或提腿患尿片的情况,避免石膏脱落才能保证石膏矫形的效果。由于三个月内的婴儿生长发育较快,如果不能观察石膏是否压迫,可以看足趾的末梢血运和活动情况,也可以刺激足趾有躲避刺激的反应则说明石膏固定无压迫,如果出现发绀、苍白,被动刺激无反应需要及时返院就诊。

4.石膏固定时间较长后可能出现异味,可能是孩子易出汗导致,也可能是伤口出现感染化脓,因此建议手术的患儿如果出现类似情况,需要打开石膏查看伤口情况,如果是保守治疗的患儿则无需过度担心,不要轻易拆除石膏,避免骨折出现移位,平时需要保持石膏表面的清洁,避免液体浸湿石膏,如有及时晾干或吹干。

5.骨折术后或畸形矫形术后由于内固定的存在,石膏固定通常只起到辅助治疗的目的,而高分子石膏由于轻便透气,固定简单成为医生的首选,但高分子石膏在固定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贴附性差、塑性不佳的情况,这时候需要家长多注意石膏表面有无凹陷或边缘可能会压迫或刺激皮肤,若孩子术后持续诉说某部位疼痛,需及时排除石膏压迫因素。特别是管型石膏由于不方面查看,考虑压迫需及时在石膏表面开窗解除。

6.下肢石膏固定的孩子由于需要长时间躺在床上,最容易出现问题是石膏固定压迫或石膏移位后导致皮肤压疮,如脚后跟、内外踝和腓骨小头的位置,若孩子持续诉说该部位疼痛,需要及时在这些部位加垫棉纸内衬。佩戴普通石膏的孩子固定一段时间由于伤口换药或肢体活动,一定会出现缠绕的绷带变松,这时候需要在当地医院对固定的石膏进行绷带加固,尤其是对于保守治疗的孩子来讲,松动后出现骨折移位风险较高。

7.石膏固定时间:上肢骨折一般固定4~6周,下肢骨折一般固定6~8周,马蹄足石膏一般固定1周,跟腱延长术后固定4~8周。是否拆除石膏需要医生的判断,而不能自行拆除,骨折的孩子需要根据复查的影像片子决定,马蹄足的孩子需要根据病情是否更换石膏或更换支具。如何进行康复锻炼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儿童骨折康复切忌暴力拉伸锻炼。

8.石膏固定时间较长后可能出现患肢纤细,肌肉轻度萎缩,体表毛发生长旺盛,皮肤色素沉着等问题,这些情况家长都无需过度担心,通常在肢体恢复锻炼的两三个月后,患肢可以恢复跟对侧粗细一致,毛发生长及色素沉着问题也随之逐渐消失。如长时间仍未完全恢复,需至专科门诊就诊。


罗先勇
罗先勇 主治医师
郑大一附院 小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