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鹏举 三甲
陈鹏举 副主任医师
北京肿瘤医院 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

沉默的杀手—肿瘤患者的静脉血栓

788人已读


为什么要重视肿瘤患者的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E),是外科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之一。研究显示中国人群接受中大型手术后DVTPE的发生率分别为0.2%0.08%。虽然发病率并不高,但是由于较凶险,并且可预防,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恶性肿瘤患者的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是非肿瘤患者的6倍,约4-25%的患者发生血栓;静脉血栓形成是导致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尤其对于接受外科手术的肿瘤患者而言,是个不得的关注的“沉默的杀手”。


静脉血栓是如何形成的?

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原因是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我们知道,房颤患者需要应用抗凝药是因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能会导致局部血流缓慢而造成血栓,一旦大的血栓形成脱落就会导致可能危及生命的肺栓塞。同样的,肿瘤患者血栓形成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恶性肿瘤患者本身就是处在高凝状态。肿瘤细胞可以激活凝血通路,促使凝血物质的生成,同时抑制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的抗凝活性,因此容易形成血液高凝状态。

其次,恶性肿瘤患者由于需要手术治疗和化疗等。化疗药物的输注需要反复的血管穿刺,放置PICC和输液港等,由于静脉壁反复损伤,加上化疗药物的刺激,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故留置深静脉的患者需要定期冲管维护,预防血栓形成。

再次,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由于术后卧床休息,下地活动的减少,或者本身患者一般状况较差,需要长期卧床休息。会带来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

静脉血栓的危害

静脉血栓主要是静脉血管受阻、堵塞以后,出现由于血管堵塞之后的表现。当血栓呈现在局部形成的部位时,主要出现局部的肿胀、硬结。静脉血栓主要在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可能会出现单侧腿部的肿胀。如果血栓随着全身血液循环流动,到达其他部位时会出现相应的其他的症状。危害最大的是血栓到达肺动脉,引起肺动脉栓塞,轻症 的可能导致憋气,严重的肺动脉栓塞可以直接导致呼吸和心跳的停止。

除了肺动脉栓塞,它还可以随着血液流动到脑血管,堵塞脑血管,形成脑血栓出现偏瘫、中风等。


如何预防静脉血栓

老年的肿瘤患者本身就是静脉血栓的高风险人群,对于需要深静脉置管的患者,需要定期行管路维护,预防血栓形成。在结直肠外科手术术后,如果没有手术相关出血风险,往往需要尽快进行抗凝治疗,包括药物和一些物理抗凝手段,如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早期下地活动、围术期穿弹力袜、双下肢的气泵压力驱动等等,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少血液瘀滞。在术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憋气或者无症状的血氧饱和度降低,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肺不张,但此时也必须考虑到肺栓塞的可能,尽管抗凝措施已经都给到位。

特殊状况下的抗凝问题

止血和抗凝是一对矛盾体。在一些情况下,如果手术过于复杂,创伤较大,可能会存在术后较高出血风险的,不仅不能抗凝还需要给予止血药物,在这种情况下,以控制出血风险为主,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关注血栓风险,尤其对于一些存在脑梗心梗风险的患者则更需要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必要情况下权衡利弊做出相应决策。


陈鹏举
陈鹏举 副主任医师
北京肿瘤医院 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