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文章
发表者:张建忠 人已读
大脑中动脉狭窄是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东亚黄色人种的发生大脑中动脉狭窄率较白色人种更高。据统计,亚洲国家约54%的脑梗死是由大脑中动脉狭窄所造成的,而在西方国家仅占10%-15%。这其中已发生过脑梗死的患者中每年脑梗死的再发率大约在4%-19%,脑梗死是致死致残的第二大原因,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目前针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血管内介入治疗、药物治疗以及血管搭桥治疗,在这些治疗方法中,血管内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是目前常用治疗方法。
一:单纯药物治疗 对于狭窄程度小于70%患者可以使用药物治疗,联合使用他汀类和抗血小板药物,并定期随访。药物治疗缺点起效相对缓慢,同时有抗血小板过度而发生脏器出血的风险。
二、血管内介入治疗 对于狭窄程度大于70%且有相应缺血症状的患者需要采取其他干预性措施。在一项前瞻性的单纯应用华法林-阿司匹林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研究中发现,对有症状的动脉或远端任何血管区域均发生缺血性卒中。 2年发生率大约14%-19%。这研究说明,对有症状的颅内狭窄患者仅进行药物治疗不能效预防缺血事件的发生。血管介入术的广泛运用,改变了原有的药物治疗的局面。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血管内治疗(例如有或没有支架的球囊血管成形术)已成为有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治疗首选。尽管在大脑中动脉行血管成形术最初具有很高的并发症风险,但神经介入装置的最新进展为有效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而在治疗方式上又分为单纯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成形术。
三、治疗方法如何选择:单纯球囊扩张术还是支架成形术?
经常有病人会问到这个一个问题,发生大脑中动脉狭窄了,需要介入治疗,可是对支架植入很是恐惧,我单纯球囊扩张一下而不放支架行不行?
的确,支架作为一处异物,而且一旦植入就是伴随一辈子,心理上确实不好接好。目前针对这一问题,也有不少的研究。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有几项研究表明,单纯球囊扩张术比支架成形术更安全。 有研究表现,介入手术后的卒中发生率:单纯球囊扩张术为4.5%,球囊扩张支架为10.7%,自膨张支架为24.7%。积极药物治疗预防复发性卒中的单纯球囊扩张术组的术后30天总卒中和死亡率仅为3.3%。这些结果表明球囊扩张术的安全性比较高。 也比支架置入术具有多个优点。 首先可以避免血管损伤,例如穿支血管阻塞和支架内血栓形成。 另外,与支架系统相比,球囊导管易于输送至大脑中动脉远端,理认上具有更高的手术成功率。
但单纯球囊扩张术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据报道,单纯球囊扩张术后的再狭窄率在24%至50%之间。而关于单纯球囊扩张术后长期临床和血管造影结果的数据相对有限。而对支架成形术的研究中发现,平均26个月随访期间的再狭窄率,球囊扩张术组为28.2%,球囊扩张支架组为5.8%,自膨胀支架Wingspan为13.3%。另一项单纯球囊扩张术承随访报告指出有24.4%在中位随访19个月的时侯进行再狭窄的支架治疗。从以上研究发现,支架成形术相对于单纯球囊扩张,其随后的再狭窄发生率显著降低,这也是支架成形术的优势。
对于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研究方面,有报告指出,如果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时行恰当的病例选择和治疗,支架置入术也具有相当不错的预后。最近的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患者,结果表明,手术相关并发症仅为2%。说明目前颅内支架植入具有比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大脑中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无论球囊扩张还是支成形,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果惧怕植入支架,单纯球囊扩张术也可以做为一项不错的选择,只是术后可能需要较短时间间隔的随访,如果短期发生再狭窄,也可以再进行支架植入治疗。
本文是张建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