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耿万德 三甲
耿万德 主任医师
世纪坛医院 淋巴外科

63.腹膜后淋巴管切除 淋巴管-静脉吻合治疗乳糜腹水1例

752人已读

8岁。乳糜腹水15个月于19983月住院。 15个月前无诱因腹胀,全身肿。曾在几家医院住院治疗,无好转,转入北京某医院住院治疗,营养科给予TPN 6周治疗后腹水消失,患儿恢复低脂饮食19天后,乳糜腹水又出现。经会诊转入我科。查:P 96/min Bp 100/60mmHg R 25/ min 。发育正常,营养差。心、肺、肝、肾未见异常。腹部膨隆,腹围62cm,下肢可凹性水肿。血TP 42g/L ALB 22g/L.CT:肺、肝、肾未见异常,腹膜后组织增厚,大量腹水。ECT:左腰干有大量显影剂溢出,显影剂进入腹腔(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直接淋巴管造影:腹膜后淋巴管明显扩张,第一、二腰椎处可疑淋巴瘘。诊断:原发性乳糜腹水。给予TPN 和白蛋白2周,开腹手术,吸出乳糜腹水3500ml,见盆腔有白色胶冻样沉积物,空场上段有10cm肠壁肥厚,其浆膜可见多个乳糜疱。在结肠下区的后腹膜可见有多个透明囊肿,直径约0.5-2cm,可触及腹膜后组织肥厚,但未触及肿物,考虑为腹膜后扩张的淋巴管伴增生的纤维组织,厚度约2cm。将有乳糜疱、肠壁肥厚的空场肠切除15cm 搞清腹主动脉、双测肾脏和双侧肾动脉的位置后, 在结肠下区切开后腹膜,可见多根扩张含乳糜的淋巴管及增生的纤维组织。保护双侧输尿管和肠系膜下动脉;游离出右精索静脉保留足够长度予以切断,进心端用小血管夹夹闭;在显微镜下游离出一支淋巴管,直径2.5mm,切断后,见淋巴管进心端涌出乳糜液,用小血管夹夹闭。遂分次将肾血管下方的淋巴管和纤维组织切除4cm,断端缝扎,使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骨骼化,并将腰大肌和脊柱间的淋巴管和纤维组织切除结扎。用右精索静脉进心端与淋巴管进心端吻合。术后继续TPN。引流量第一天800ml,第二天600ml,第三天300ml,第七天100ml,第100ml,第14天拔管。进低脂饮食。术后4,B超:见腹腔少量的腹水。病理;小肠浆膜层可见扩张淋巴管,粘膜未见异常;切除的腹膜后组织为扩张的淋巴管和增生的纤维组织。出院后继续进低脂饮食,逐渐增加活动量,体力有所恢复,2个月体重增加5斤。在术后6个月时与家长打羽毛球摔倒,3天后出现腹胀,4周后出现腹水再次住院。查:腹围59cm TP 58g.L ALB 30g/L.,抽腹水1200ml为乳糜。保守治疗5周无明显好转,放弃治疗而出院。

讨论:患儿乳糜腹水,无诱发因素,淋巴管造影和ECT见腹膜后淋巴管扩张,诊断原发性乳糜腹水可成立。在外院行TPN治疗腹水消退。在国内刚开始应用TPN救治病人的时候,这一可喜的成就,的确是另人高兴的,当时受到健康报记者的采访,把这一消息刊登在健康报上,并附有患儿的输液的照片。当恢复饮食后不久腹水又出现了。我们采用的腹膜后淋巴管切除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是根据淋巴管造影和ECT见腹膜后淋巴管明显扩张,并有可疑淋巴瘘,腹水的产生于上述病理变化有直接关系。较彻底切除了腹膜后的淋巴管从而阻断了乳糜液的反流,淋巴管-静脉吻合分流了乳糜入血。由于手术方案设计合理,手术顺利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腹水消失了。非常可惜的是术后6个月患儿体育活动时摔伤腹水复发,很可能是淋巴管-静脉吻合口破裂所致。


耿万德
耿万德 主任医师
世纪坛医院 淋巴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