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吕晓娟
吕晓娟 主任医师
杭州市儿童医院 儿内科

儿童血小板减少,乍回事?

2254人已读

爸妈意外发现孩子身上有淤青瘀斑,或针尖样出血点,去医院一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了,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这里科普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儿童单纯性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病因。


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单纯性以PLT减少为特征(PLT<100*10 9/L),白细胞、血红蛋白正常的出血性疾病。

e4235417b1684cd28966286c1fd99dcb.jpeg

二、临床主要表现:

自发性皮肤和黏膜的出血,表现为针尖样大小的皮内或皮下出血,或瘀斑,紫癜,少见皮肤出血或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少见。

a303f5afea29fa0e3decae4be45ff878.jpg

8067d906feb2407fa2c7c2efaed6cda8.jpeg

三、病因:

原发性:病毒感染后,疫苗接种后

继发性 :药物、HIV、SLE 等

四、病程:

(1)新诊断的ITP:确诊<3个月;

(2)持续性ITP:确诊后3~12个月;

(3)慢性ITP:确诊后>12个月以上。

**重型ITP:患者发病时需紧急处理的出血症状或者病程中新的出血表现必要应用血小板提升的药物治疗。

196d3bc9ff344da5b04e4a89dcb05be1.jpeg

五、检查血常规:

PLT 小于50×109/L,可见自发性出血;PLT小于20×109/L,出血明显;

PLT小于10×109/L,出血严重

六、病程:


(1)50-70%的患儿,发病后3个月痊愈

(2)10~20%的患儿呈慢性病程(CITP),需再评估,其中50%的CITP最终可自发缓解,小年龄、急性起病更易缓解。

(3)大多数无严重出血,PLT小于10×109/L的患儿,仅3%会发生严重出血,主要致死病因时颅内出血,发生率0.5%。

七、治疗原则

7d1b4437bbcc40d1baf4c3edd9d4df24.jpg

(1)一般处理:

**无出血或轻微出血的,可严密观察。

**对于血小板稳定在PLT 30×109/L以上的持续性和慢性病例,要权衡考虑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风险。

**急性出血期,尽量减少活动,避免外伤,或卧床休息。

**积极控制感染,避免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

**青春期女孩需要监测月经期出血量。

(2)药物治疗主要对象:

**血小板<20*109/L,伴广泛皮肤黏膜出血表现

**PLT<20*109/L,伴有新发头痛等CNS表现

**存在可引起严重出血风险因素,如创伤,手术,生活方式会导致频繁创伤

**家长或者患儿过分焦虑

目的:将PLT快速提升>20*109/L,使出血停止,消除出血风险。

7f4cab60692144d2121df2cac64d5b73.jpg

(3)常用的治疗药物:

a.糖皮质激素

b. 丙种球蛋白针

c. 中药

治疗过程中,具体药物的选择,药量,疗程等,根据孩子病情,治疗一定要做到个体化,以便减少药物副作用!


吕晓娟
吕晓娟 主任医师
杭州市儿童医院 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