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赵卫良
赵卫良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 神经外科

什么是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如何治疗?

2579人已读

定义:

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脊髓损伤,又名无放射学影像异常的脊髓损伤(SCIWORA),是指创伤后X线检查无骨折和脱位,但却有明显的脊髓损伤的临床症状。

病因和损伤机制:

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受伤最常见直接损伤的原因多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体育运动、摔跤等。研究认为运动损伤是儿童损伤最常见的原因,在成人的损伤中主要是由于机动车事故造成的。有研究表明,儿童型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潜在病因为终丝变性牵拉。当受到轻微外伤如下腰摔倒、扭动后,这种外力作用很小但可使终丝进一步牵拉脊髓,造成脊髓损伤。(大多分终丝牵拉的患儿体表存在异常标志,如皮肤凹陷、色素沉着、血管瘤、瘢痕样皮肤或异常毛发生长等,其中腰骶部皮肤凹陷最为常见。)

影像学检查:

尽管在临床上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有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但是无论是X 线检查还是CT 检查都不会显示患者存在无脱位及骨折 MR 检查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能力,在诊断无骨折脱位颈髓挥鞭样损伤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比较清晰地显示出椎间盘、前后纵韧带、颈椎小关节囊及颈椎前后软组织损伤程度和脊髓损伤后的不同信号改变。MRI 检查发现92% 的患者脊髓损伤节段出现信号强度的变化, 这为脊髓的损伤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临床表现:

  • 成人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可出现多种神经系统表现,包括偏瘫、感觉异常、腱反射改变和肠道一场,其中最常见的是脊髓中央型损伤综合征。

  • 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多表现为大小便失禁、双下肢瘫痪等中高位截瘫症状。

治疗:

保守治疗:

  1. 脊柱制动(在12周左右,这样才能使损伤的韧带愈合,避免脊髓病变的进一步恶化)

  2.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预防或减少创伤性损伤后可能导致的脊髓水肿,改善损伤后脊髓血流和防治脊髓细胞凋亡等)


手术治疗:目的主要是使椎管充分减压,受压的脊髓完全松解,固定不稳定的锥体,以利于脊髓损伤的恢复。如发现存在脊髓栓系表现,行终丝松解术可部分改善患者症状。

预后:

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预后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严重的完全性脊髓损伤几乎无好转;严重的不完全损伤者可有所好转,但不能完全恢复;轻度损伤者可能完全恢复。


赵卫良
赵卫良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