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付雅
主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
认清通便药物分类
926人已读
根据作用机制不同,通便药可分为:刺激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又称容积性泻药)、润滑性泻药和肠道菌群稳态调节剂
1.刺激性泻药:
简单理解为通过刺激肠管,促进肠蠕动达到排便作用。该类药物作用快,效力强;可能出现腹部绞痛等不良反应;由于药物刺激肠黏膜和肠壁神经丛,可能造成肠壁永久性损伤,故不宜长期使用。常用药物:酚酞、比沙可啶、大黄、番泻叶等。
2.渗透性泻药(容积性泻药):
简单理解为服用一些肠道不易吸收的物质,增加肠内水分及粪便量,产生便意达到排便作用。该类药物效果明显,但是过度使用可引起体内水和电解质失衡;部分药物可引起腹胀等不适。常用药物:聚乙二醇、山梨糖醇、甘油、乳果糖、硫酸镁、天然膳食纤维、植物纤维素等。
3.润滑性泻药:
简单理解为给自己肠道上点润滑剂,润滑肠壁达到排便作用。该类药物口感差,作用有限,长期使用可引起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常用药物:液体石蜡、甘油。另生活用品花生油、豆油或香油也有较弱作用。
4.肠道菌群稳态调节剂:
简单理解为给肠道补充点有益菌,恢复肠道的正常功能,达到排便作用。该类药物作用广泛,不良反应较少。但起效较慢,可能加重便秘。常用药物包括金双歧,思连康,整肠生等。
本文是赵付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