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韩毓晖
韩毓晖 副主任医师
上海德济医院 内科

支架内也会长血栓?而且名称还不一样?

1304人已读

支架,似乎成为无所不能的冠心病治疗杀手锏。而随着手术数量的不断拓展,支架后的并发症随之增多,而支架内血栓形成,就是介入医生和病人的“噩梦”之一。

根据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时间不同,美国学术研究协会(ARC,Academic Research Consortium)为规范冠脉支架血栓的定义标准,提出了支架血栓事件的定义及时相分期。根据发生的时间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晚期和极晚期。这一定义的问世为评价冠脉支架血栓的临床试验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成因也比较多,包含了病人因素(基因、服药依性......)、病变因素(心绞痛或心梗、分叉或多支血‍‍管......)、手术相关因素(支架贴壁不良、支架选择......)等不同原因。而我们来看看不同时期常见的血栓形成原因有哪些!

1.急性血栓形成:

植入的支架在术中至术后24小时内形成的血栓,称为急性血栓形成,其较为常见的原因多为:抗血小板聚集时限太短、血管内血栓负荷较重等原因。因发生时间距离手术时间较短,极难被家属理解;所以,充分抗血小板或者术前充分评估病变情况,是预防其形成的重要手段。


2.亚急性血栓形成:

支架植入术后24小时至术后1个月内发生的支架内血栓称为亚急性血栓形成。其多数原因同支架贴壁不良有关。支架贴壁不良导致支架同血管壁之间极易形成血栓,从而引起术后急性事件,所以,支架植入术后充分扩张,是预防亚急性血栓的重要手段。



3.晚期血栓形成:

支架植入术后1个月至术后1年内发生的支架内血栓时间被称为晚期血栓形成,其多数成因和患者服药依从性差有关。依从性差的服药患者,停药或者更换药品时有发生,从而导致支架内血栓的形成,而强化患者支架术后服药依从性,是预防晚期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


4.极晚期血栓形成:

支架植入术后1年以上的血栓形成,被称为极晚期血栓形成。支架植入段完全的再内皮化是血管修复的关键,没有完全的内皮化,而抗血小板治疗一年后停用两联抗血小板药物是极晚期血栓形成的常见因素。所以,长期持久的抗血小板聚集以及综合评价支架是否完全内皮化与否,是预防极晚期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


当然这里介绍的只是常见因素,可能有人会认为支架过长是亚急性血栓的原因之一,也有人会认为抗血小板药物抵抗是晚期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一,写此文章的目的是揭示血栓形成的时间分型和常见原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肯定存在,我们再次不能一一详细列出。

不管什么时候形成血栓,对病人、对医生都是极不想看到的事情,所以,形成血栓很可怕,但没有这种忧患意识会更可怕。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韩毓晖
韩毓晖 副主任医师
上海德济医院 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