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立楠 三甲
李立楠 主任医师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妇科

重视卵巢癌维持治疗

1089人已读

王晓娜 西交一附院妇产科

mmexport823837bf2d11eefd44da5abd86888f40_1622330472123.jpeg

卵巢癌是病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初始治疗后复发率高,5年总生存率低,晚期卵巢癌的治疗是临床工作中的难题。但近年来随着卵巢癌维持治疗(maintenance therapy)方法的确立,卵巢癌的治疗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维持治疗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降低复发风险,同时延长无铂间期(PFI),增加再次铂化疗的获益,在有效控制肿瘤的同时,可保持患者较好的生活质量,为数十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的卵巢癌5 年生存率的提高带来了新的希望。故我们应高度重视卵癌的维持治疗。


初治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卵巢癌初始治疗达到CR或PR后, 需给予后续治疗延迟复发,改善生存预后。常用尼拉帕利、奥拉帕利。复发卵巢癌:分为铂敏感复发和铂耐药复发,复发患者化疗缓解后也需维持治疗,PARP 抑制剂用于铂敏感复发维持治疗的研究取得较大突破, FDA和NMPA均已批准尼拉帕利和奥拉帕利用于铂敏感复发卵巢癌的维持治疗。

一线维持治疗方案:

1. 奥拉帕利:新诊断 BRCA基因突变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人患者,在一线含铂化疗方案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的维持治疗;

2. 尼拉帕利:新诊断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人患者,在一线含铂化疗方案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的维持治疗;

3. 奥拉帕利+贝伐珠单抗:新诊断HRD阳性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人患者,在一线含铂化疗方案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的维持治疗。


常见不良反应:

PARP 抑制剂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血液学毒性和非血液学毒性。血液学毒性是PARP抑制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对于血液学毒性,可对血常规进行监测,通常第1年内,用药第1个月每周复查1次血常规,此后每月复查1次,第1年后,可2~3月复查1次。当出现血常规异常,根据各PARP抑制剂用药说明书,进行剂量中断和调整,以及相应的对症处理。常见的非血液学毒性包括胃肠道反应、疲劳、头痛、失眠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恶心、便秘、呕吐和腹泻,其中恶心是最常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心血管的不良反应曾报道于使用尼拉帕利的患者,包括高血压、心动过速和心悸;肾功能损伤曾见于卢卡帕利和奥拉帕利的临床研究。其他报道的不良反应包括呼吸困难、鼻咽炎、咳嗽、关节痛、 背痛,皮肤光敏反应、瘙痒症、皮疹和外周水肿等。上述大多数症状通过对症处理可缓解,必要时进行剂量调整。



参考文献:

狄文.PARP抑制剂卵巢癌治疗研究进展[J/OL].现代妇产科进展:1-8[2021-05-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7.1211.R.20210204.1642.002.html.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李立楠
李立楠 主任医师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