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OS:腕管综合征诊治指南
AAOS:腕管综合征诊治指南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正中神经通过无弹性的腕管时受到压迫而发生的单发性神经疾病。它 是临床报道中最常见的神经卡压综合征,多发生于 30~60 岁人群,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 3 倍。
2016年2月29月,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推出了腕管综合征诊治循证指南。这一指南目前已得到美国手外科学会、美国放射学会、美国外科医师学会和美国整形医师学会的认可。
以下为AAOS临床实践指南的简短摘要,逐条列出推荐意见及其推荐级别,共计32大条35条意见。强烈推荐的有9条,中等推荐的13条,有限推荐的13条。如需了解每条推荐意见形成的过程及其完整的证据报告,可查阅www.aaos.org/guidelines上发布的完整指南。
总体印象
1.诊断。体征上只有鱼际肌萎缩与临床上诊断腕管综合征密切相关,其余症状、体征如麻木、腕管压力试验等与诊断之间的联系不大。该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危险因素,对于肥胖及手腕关节重复性劳动的患者需要密切注意。
2.治疗。制动、类固醇注射、手术松解的疗效比较肯定,获得了强烈推荐。其他的口服药物及理疗虽然也可以缓解症状,但是证据支持比较弱。
3.手术。麻醉时利多卡因缓冲液优于普通利多卡因,松解腕横韧带疗效确切,其余的神经松解术、屈肌支持带松解术等辅助技术帮助不大。是否同时进行双侧松解没有定论,可根据患者和术者的偏好选择同时或者分期手术。手术后无需制动。
具体条文
1.视诊
鱼际肌萎缩与临床上诊断腕管综合征密切相关,但没有该表现并不能排除腕管综合征。
推荐等级:强烈
2.体征
不可将Phalen 征、Tinel 征或A/B 标准上肢神经动力学/神经试验(upper limb neurodynamic/nerve test,ULNT)作为单独诊断腕管综合征的体检方法,因为单独采用上述任何一项检查都无法诊断腕管综合征或仅呈弱相关性。
推荐等级:强烈
3.物理检查
不可将下列检查手段作为独立诊断腕管综合征的体检方法,因为以下任何一项单一的检查都无法诊断腕管综合征或仅呈弱相关性。
·腕管压力试验
·反向Phalen试验
·鱼际肌、拇外展肌力减退或拇短展肌徒手肌力测定
·两点辨别觉试验
·Semmes-Weinstein单丝试验
·腕管综合征-缓解试验
·拇指、食指或中指针刺感觉缺失试验
·ULNT-C标准
·Tethered腕管正中神经压迫试验
·音叉振动觉试验
·Scratch collapse试验
·Luthy征
·Pinwheel试验
推荐等级:中等
4.病史问诊要点
不能单独采用以下病史问诊要点作为诊断腕管综合征的依据,因为以下任何一项单一的问诊要点都无法诊断腕管综合征或仅呈弱相关性。
·年龄/性别
·种族
·双侧症状
·糖尿病
·夜间症状加重
·症状持续时间
·患者定位症状部位
·优势手
·患肢
·年龄
·BMI
推荐等级:中等
5.患者自诉麻木或疼痛
自诉中没有经常出现麻木或疼痛症状的患者就可能不是腕管综合征患者。
推荐等级:有限
6.便携式神经传导检测(nerveconductionstudy,NCS)装置
便携式NCS 装置可用于腕管综合征诊断。
推荐等级:有限
7.MRI
不需常规使用MRI诊断腕管综合征。
推荐等级:中等
8.诊断性超声
不需常规使用超声诊断腕管综合征。
推荐等级:有限
9.诊断性问卷
诊断性问卷和/或电子诊断检测可用于辅助诊断腕管综合征。
推荐等级:中等
10.腕管综合征患病风险升高因素
A. BMI 以及手/腕关节高频率重复同一动作增加腕管综合征发病风险。
推荐等级:强烈
B.中等证据支持以下因素与腕管综合征发病风险增加有关。
·围绝经期
·腕关节比率/指数
·风湿性关节炎
·社会心理因素
·上肢远端肌腱病
·从事园艺工作
·达到或超过美国AGGIH手活动水平阈值(ACGIH American Conference for Government Industrial Hygienists)
·从事流水线工作
·从事计算机工作
·从事操作振动机器的工作
·肌腱炎
·在工厂中从事需用力握紧或拉拽的工作
推荐等级:中等
C.有限证据支持以下因素与腕管综合征发病风险增加有关。
·透析
·纤维肌痛
·静脉曲张
·桡骨远端骨折
推荐等级:有限
11.腕管综合征风险降低因素
体育活动/锻炼可以降低腕管综合征发病风险。
推荐等级:中等
12.腕管综合征风险无关因素
A.口服避孕药和女性激素替代疗法与腕管综合征发病风险升高和降低均无相关性。
推荐等级:中等
B.民族/种族以及女性教育水平与腕管综合征发病风险的升高和降低均无相关性。
推荐等级:有限
13.腕管综合征风险争议因素
以下因素与腕管综合征发病的相关性存在争议
·糖尿病
·年龄
·性别
·遗传因素
·联合用药
·吸烟
·腕关节屈曲
·工作场所
推荐等级:有限
14.制动
制动(支具、夹板或矫形器)可改善患者自诉疗效。
推荐等级:强烈
15.类固醇注射
应用类固醇(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治疗可改善患者自诉疗效。
推荐等级:强烈
16.磁疗
磁疗不适用于治疗腕管综合征。
推荐等级:强烈
17.口服药物
和安慰剂相比,口服利尿剂、加巴喷丁、虾青素胶囊、非甾体抗炎药、维生素B6 等药物对治疗腕管综合征无益。
推荐等级:中等
18.口服类固醇
和安慰剂相比,口服类固醇药物可改善患者的自诉疗效。
推荐等级:中等
19.酮洛芬超声透入疗法
与安慰剂比较,酮洛芬超声透入疗法可明显缓解疼痛。
推荐等级:中等
20.治疗性超声
与安慰剂比较,治疗性超声可能对腕管综合征有效。
推荐等级:有限
21.激光疗法
与安慰剂比较,激光疗法可能对腕管综合征有效。
推荐等级:有限
22.手术松解部位
松解腕横韧带可减轻症状,改善功能。
推荐等级:强烈
23.手术松解术式
一旦选择手术,术者可选用内镜下腕管松解术以取得一定的短期效果。
推荐等级:有限
24.手术疗法vs 保守疗法
与夹板固定、口服非甾体药物、单次类固醇注射相比,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6、12 个月后疗效更佳。
推荐等级:强烈
25.辅助技术
常规采用周围神经切断术、神经松解术、屈肌腱鞘切除术、屈肌支持带(腕管横韧带)延长或重建术等辅助技术对治疗腕管综合征并无益处。
推荐等级:中等
26.双侧同时vs 分期腕管松解
可根据患者和术者的偏好采取双侧同时或分期内镜腕管松解术;未发现可满足纳入标准的证据支持同时行双侧切开腕管松解手术。
推荐等级:有限
27.局部麻醉vs 静脉局麻
局部麻醉优于静脉局麻(Bier阻滞),由于前者在腕管松解术后止痛时间可能更长;未发现可满足纳入标准的证据,比较全身麻醉与局部/区域麻醉在腕管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推荐等级:有限
28.利多卡因缓冲液vs 普通剂型利多卡因
应用利多卡因缓冲液局麻效果优于普通剂型,因为其注射时疼痛更加轻微。
推荐等级:中等
29.使用阿司匹林
患者可在围手术期持续使用阿司匹林;没有符合纳入标准的证据研究其他抗凝剂会产生影响。
推荐等级:有限
30.围手术期抗生素
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腕管松解术无益,因为没有证据证实它可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推荐等级:有限
31.监护vs 家庭治疗
术后即刻的常规监护并不比家庭监护有额外的益处;没有符合纳入标准的证据比较术后锻炼与否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推荐等级:中等
32.术后制动
腕管松解术后常规制动并无益处。
推荐等级:强烈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